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管理技巧
  • 发布时间:2021-08-03 15:2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教师教学中所应用的最常见、推广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能让学生集团队的智慧成果、发挥合作的力量分析问题、求解问题。理想的合作学习课堂,能够实现1+1>3 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法却很难达成理想的成效,这是由教师在课堂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应用而导致的。对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展开探索,总结了几点可行有效的教学经验。

  引言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有效的管理措施作为保障,缺乏有效管理和合作教学策略应用的数学教学必然会降低其合作成效,同时也难以让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优势被削弱。事实上,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优秀学生越俎代庖、一人解答代表团队的现象十分常见,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教师出现一叶障目的学习现状。具体来说,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凸显于如下方面。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现状

  (一)学生整体发展不均衡

  在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中,群体学习中总是有反应较快、效率较高的学生个体,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的影响,出现了效率低下、任务完成度低下、问题解决效能不高的问题。而在合作学习中,如缺乏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则更容易导致这种现象的加剧。部分优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团队意识,合作中缺乏分享的意识,将自己的想法在教师问询时和盘托出,但却对自己小组中的队员只字不提,合作学习活动中消耗了时间,但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思考力未能提升,因而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加剧。

  (二)合作学习动能和热情不高

  对小学生而言,学生们缺乏自制力,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分散的现象。而在缺乏团队意识、缺乏合作学习动机的背景下,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将会随之提升。而分析原因,教师从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中缺乏对学生们开展团队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较低,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学生们还依然如同一盘散沙,集思广益的效果难以体现。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措施探索

  (一)合理设置分组

  群体意识,这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常见的、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所具备的意识。而在群体生活中,团队意识并不容易培养。而如果在缺乏团队意识的合作学习课堂中,每个团队都类似于一盘散沙,对于本团队的同学缺乏团结意识、整个团队缺乏向心力和共心力,因而也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设置分组,将学生群体划分为 A/B/C/D 四个层次。在层次划分之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均衡分组。

  比如以此方式,教师所设置的分组学习,都能让学生们以较为均衡的实力和其他小组抗衡,从而在无形中让学生群体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们进行捆绑评价,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就逐步演化为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群体行为。此后,在这种均衡合理的分组中,教师设置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后,学生们将会通过个人的意志力努力为自己、为团队争光,让整个团队获得教师的颁发荣誉加冕和表扬,从而让学生个体和团队群体都能有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强化团队建设

  在合作学习中,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等每个团体,无疑都是课堂中的受益者。其中,后进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获取其他学生的指导和辅助,能够针对性解决自己在数学情境中所存在的问题、数学原理和规律认知中所存在的误区,更能获得自己认知漏洞的针对性弥补。然而,后进生也往往是合作学习中最容易扰乱合作秩序、制约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群体。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执行的课堂管理策略,应当是从对该后进生群体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定期对该部分学生群体做好合作学习团队建设工作,从而使合作学习方法的落实更有成效、让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优势尽显。对此,教师从后进生团队改善认知,解决最容易导致合作学习中出现扰乱纪律、团队发展提升受限等的问题,从而让后进生个体和团队建设都能够获取良好的成效。而在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教学和培养中,引领学生们不吝啬自己对同伴的协助,让其在相互帮助中进行思想交流,在讨论复杂的数学问题中,通过自己的叙述方式,能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进而取得巩固知识基础、厘清知识逻辑脉络的效果。以此方式,教师让合作学习中的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团队活动中的价值及其对应的收获,以此方式巩固团队建设效果,让合作学习改善了学生的不良认知,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动能。

  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们先独立思考问题,在多种方法求解同一问题时,先找出自己最优的解决方法。此后,教师鼓励学生们交流分享,让学生们在思想的交流中获取多种求解方法,在团队合作中增强学生们的计算灵活性,并且使学生逐步体验到思维和方法共享,能够让每个同学受益。以此方式,增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建设成效。

  (三)优化评价艺术

  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积极的评价总是能够释放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充满动力;消极的评价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挑战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优化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的结合的方式,让激励性教学评价思想容纳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此方式释放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动能,促使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有更高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们通过多种割补法方式求解该图形的面积。此时,可能部分学生会选择通过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也有学生可能会通过将之分割成为四个三角形计算,也有学生会将之割补成为一个长方形的方法计算。教师在这多种方法的评价中,既要认可学生的个人灵活计算方法和行为,也要认可鼓励学生群体的智慧成果,在评价时对学生们进行捆绑,以此方式让评价艺术释放学生们的合作动机,切实让学生们在合作中体验到荣誉感,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

  总结

  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需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分组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团队建设有效管理合作学习,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方式释放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热情。以此方式,切实保障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效能增强。

  参考文献:

  [1]朱红俊.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2020(07):203.

  [2]高淑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28.

  [3]姚红英.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实行分析[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20(06):7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