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阅符号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批阅符号,小学语文,正确使用
  • 发布时间:2022-01-23 15:01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不管在阅读当中,还是在语文写作,当中学生,对于批阅符号的使用于认识,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以及能力培养方向,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出现了对于批阅符号使用不统一,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因此,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批阅符号的使用。

  一、从让学生正确认识批阅符号开始

  在小学阶段,学生会认识到感叹号逗号顿号,句号,问好等各种各样的批阅符号,如果僵尸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比较枯燥的传授式的讲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把这些批阅符号弄得非常混乱,记忆也会不清晰,但是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采用一些有趣的带坏,是记忆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记忆,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通过探索实践,巧妙的掌握会说话的批阅符号,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记住问号的意思就是“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呀”,又比如学习感叹号“!”,这是一种强调的意思,可以让学生理解为“太粗心了”,那么每当学生看到感叹号的时候,心里面就会有一种非常正式的感觉,对于“、、、”学生可以理解为“还有吗”“这里缺点什么吧”,对于“✔”,学生可以理解为“”这也太棒了”或者“非常正确”。那么学生就会很简单的认识这些批阅符号,这些批阅符号在学生心中就变成了会说话的对象,通过这样的记忆,教师在实际进行批阅的过程当中,要进行书面批阅,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记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批阅符号的认识。

  二、批阅符号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而决定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会有很明显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性格是内向的,有的学生性格是比较外向的,有的学生喜欢思考,而有的学生喜欢直接有正确答案,那么教师能够给学生的评语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是有所不同,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有个性化的作文批阅符号,比如在班级里面有学生很容易骄傲,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些激励往学生努力方面靠拢,用谈话式评语和批阅符号放在一起,是用一种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也能够感到教师心目中对自己的那一份信任,也更容易保持对于学习的劲头,又比如说,教师对于班级里面比较内向,很容易不自信的学生,就可以采用鼓励式的评语,加上批阅符号,每一位学生都会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而对于不自信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及时的鼓励和成功快乐的体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有建议是评语加批阅符号和商量,是评语加批阅符号,这些都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参考,以此来促进学生最好的成长和进步。

  三、采用多变的批阅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在这次采用的批阅方法,对于学生理解pa符号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不是很成熟,会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比较大,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常用的批阅方法主要有“望”批法、“切”批法、“问”批法。

  (1)“望”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互相评改,学生和学生之间会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学生也能够直言不讳指出对方的短处,也能够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警醒,具体的事情方法是把学生分为以四个人为单位的小组,学生进行彼此传阅,批改,当然教师要先教给学生进行批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评阅批改,这样学生就能够知道哪些作文是质量好的,哪些作文是质量不好的,之后进行讨论,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辩论,在进行辩论的过程当中,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表达能力,逻辑组织语言的能力。

  (2)“切”批法。这种批改方法和“望”批法其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让学生进行批阅,但是不同的是,这种批改方法是需要学生以范文儿为批改对象,批阅重点就是让学生观察错别字,标点符号以及语句表达是否恰当,然后尽量掌握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运用修改符号进行批改。

  (3)“问”批法。这里所说的这种批改方法,就是面批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批改,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之前,教师提前查阅好本篇作文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闪光点,教给学生毕业符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自己批改,说出自己作文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对于反应慢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对多的方式,如果对于一些优等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但是在采用一对多或者是一对于之前,教师可以对此使用方法进行班级说明,能够告诉学生在教室心目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同样的重要,未来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学生故意不听课,学生故意写错,学生马虎粗心等情况,以至于语文教师在实际对于批阅符号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路途会变得更加遥远,但是相信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不断反思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一定可以有效的提高批阅符号的教学有效性,并且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科学规范的使用批阅符号。

  参考文献:

  [1]底倩.“会说话”的批阅符号[J].《新课程:教研版》,2014:129-129.

  [2]底倩.“会说话”的批阅符号[J].新课程•上旬,2014:129-129.

  [3]刘红英.浅谈作文教学“三步式”的批阅法[J].写作:中,2017:7.

  [4]皮特•特洛普,赵星植.符号域:作为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对象[J].符号与传媒,2013:157-16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