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地理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职阶段,地理教学,环保意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3 15:31
【摘要】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度摄取,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在这背景下,国家提出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使人类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而地理作为渗透该项内容的主要教学途径,中职地理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环境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当前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升,乡村也逐渐向城镇化进行转变,这样的发展形态导致自然物种濒临灭绝,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地理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出现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如果还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这些知识作为地理学习范畴,中职地理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而保证未来社会在新时代学生的保护下能够持续发展。
一、从教师做起,向学生有机渗透环保意识
根据中职院校教育现状来讲,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够高,进而导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深入的教育,没有将环保意识渗透至其中。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应当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与环保思维,并且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从而保证中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能够顺利开展[1]。
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与示范,地球作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大环境,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爱护和保护这样大环境,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每天都在消耗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同时地球对我们的反馈也直接体现在了周边环境上。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形成环保意识,并从现在做起,珍惜爱护身边的每一寸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使学生从自身出发,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爱护周边环境[2]。
二、抓住地理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学生置身于环境保护中
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载体,中职院校教师需要把握住有限的地理教学时间,为学生构建高质量学习课堂,注意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设计重点话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目前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根据国家发展现状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中职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讨论话题,适当的融入一些不同地区与发展阶段存在的环保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与讨论,进而使环保意识有效落实于其中。在对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该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学生们一定都知道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黄河及其流域概况,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最初也是草丰林茂,但是因为长年受到开垦,使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最终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通过学生熟悉的内容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环保意识,使中职教师轻松完成自身的教学目标。
(二)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保证教学的开放性。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取其精华,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实现环保意识的合理渗透。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日常生活或者时政焦点进行联系。比如在《大气环境保护》一章中,包括了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多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踊跃发表言论,保证教学的开放性,从而全面理解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可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水平。除此之外,这样的教学还摒弃了固有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教师还应当探索全新的地理教学方式与资源,例如利用地质博物馆、山川以及河流等作为培养环保意识的有效载体,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在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提高对国家与民族的自豪感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树立环保意识。
(三)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使学生可以将知识化为实践行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天气,根据天气的不断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在夏天连续经历了几天的高温天气,学生可以根据对冷热空气对流的知识来观察近几天的变化,最后得出几天后可能会出现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从而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科学规律,从而减少可观危害。
或者可以让学生通过访问与调查提高环保意识,目前社会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却十分严重,其中还包括水资源的浪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周边工厂考察,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找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与能力[3]。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文章叙述,在中职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规范自身行为,做环保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戚一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浅谈高中地理教学对环保教育的渗透[J].求知导刊,2020(43):79-80.
[2]沈验云.浅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现代农村科技,2016(20):67-68.
[3]李杰.在中职建筑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习惯和环保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15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