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推进速度很快,各类改革措施也都在推广和应用。以留守儿童自我管理促进班级、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很多教育管理者都在思考的新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将传统模式下存在问题作出相关调整和改变,也有利于给留守儿童个人发展带来帮助。同时,这对于缓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留守儿童的各类问题,以及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发展空间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和帮助作用。
新时期管理事业推进速度很快,各类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各行业都改变了过去的模式,以保证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对学校管理而言,也是如此。德育管理工作可以看作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可以解决在传统模式下存在着教条主义、呆板客套的问题,需要充分结合新理念来保证德育质量和效率,给留守儿童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
1.打造自主环境,提升管理力度
首先,要努力打造环境的自主性,培养留守儿童自我管理的能力。多数留守儿童是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在坚持做一件事方面,也缺乏持久的动力,特别是低年级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有关,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毕竟年龄还不大。所以想要真正推进在校期间自我管理模式,就要打造自主化的环境,努力构建起留守儿童正向、积极、乐观的态度,久而久之培养为个人习惯。
学校方面可以结合规章制度的建立,在初期引导或者是强制大家,按着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来执行。此外,也要在课间操、升国旗、广播站等宣传工具、以及活动中宣讲按照正确行为模式管理的重要性,使得留守儿童不仅仅能够“做”、还能够知道这么做是“为什么”,进而乐意于自主投入到行动中。在初期工作完毕后,可以结合评比和树立标兵等来鼓励典型留守儿童,给大家以模范和带动鼓励。对于留守儿童群体而言,德育教育是需要有“带头人”的,如果是老师来扮演了这个角色,始终都会有距离感不会真正起到带动作用。如果由留守儿童们自己来扮演,这就会完全不同,可以起到很好推广和示范的实际作用。留守儿童都会自主学习和模仿,进而引导自己向着正确方向来进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道德水平,这正是教育目的所在。
2.合理设计活动,讲解正确方式
对于各类教育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会学习方式,以留守儿童自我管理促进德育管理也是如此,老师们要结合留守儿童各自特点,合理设计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其中,以相对生动活泼的模式,来指导他们进步。德育方面无论是做管理还是做教育,都是相对灵活和个性的。
在过去,传统模式过于呆板,以至于整体效率不高,留守儿童也都有抵触心理。所以新时期必须要结合新理念作出新改革,结合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进而让留守儿童乐意投入到其中自主参与和学习。以笔者所在的地区学校为例,在改革之前,和德育的相关工作,大部分都是开会和宣讲,留守儿童的参与率和满意率都相对比较低;而在推进改革之后,引入了大量的游戏,也结合演讲、歌唱比赛、朗诵大会等,推出了不少十分新颖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在实际活动推进中要注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正确方式教给留守儿童们自己理解,才是正确推广策略。道德素质提升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就能做到的,以留守儿童自我管理促进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日积月累的正确方式来辅助。所以采取正确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老师们要有恒心有耐心有细心,充分相信留守儿童,正确鼓励留守儿童、尊重留守儿童,指引他们放手做实践,在摸索中提升自我素质,在学习中了解人生真谛。
3.合理安排计划,做好反思工作
认识自己需要充分反思的过程,需要对个人思维和行为作出认知。然而认知十分的“虚”,看不到摸不着,很难真正的落到实处。因此,需要鼓励留守儿童们多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制定合理的反思计划,在做事习惯养成辅助下,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很多低年级留守儿童很难真正认识到问题的,对社会的看待也相对比较“幼稚”,所以在计划打造中,需要老师以及家长们做好引导,使得他们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特别是就关键问题的探讨,非常重要。笔者在引导中,就会告诉留守儿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引导、发现、解决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对自己足够自信,在德育方面能够达到要求,同样也是值得表扬的。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考虑个人的学习时间、生活节奏和整体安排,不可千篇一律更不可照搬照抄。
综上所述,以留守儿童管理促进德育管理效率提升,是正确的思路,也是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需求的有效措施。因此,对于教育管理者,需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引入设计工作,进而给留守儿童个人成长和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给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
[2]周海零.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