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3 15:59
【摘要】教育事业在新课改下发生着改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培养核心素养,实施深度教学,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为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要剖析数学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本文主要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策略,仅供参考。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意识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改进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这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能达到不可替代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必须加强小学核心素养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知识构建
深度学习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探究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对知识的自我建模,掌握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体验探究学习取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学,真正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同时,深度学习能进一步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甄别,构建知识模型。
(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让学生获取应有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理念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深度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探究,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实现全面发展
《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里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等,要求通过数学学习来提升综合素养,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有赖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在思考中感悟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全面发展奠基。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一)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中的“抽象、建模和推理”三大思想在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核心概念中被明确指出。走进深度学习,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在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教学,通过引领学生进行有深度地思考,从而扩宽其数学思维。有目的、有重点地创设教学情境,紧扣数学思想的内涵,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二维空间模型,通过建立几何直观来完善学生的空间理念,并促进学生对数学进行思考,进而完成深度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设置教学的每一环节时,应有意识的将相对应的数学思想融入在教学环节中。通过进行限时比赛——用多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拼凑出一个长方形形状,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思考面积与个数的对应关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通过鼓励学生对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在比赛中所拼凑出来的长方形列、行的个数单位对应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从而帮助到学生领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最后,在数形结合的思想下,让学生自主探究,推理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逐一推导出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公式,进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这样一来就能够迅速并准确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建立生活化情境,打造深度学习氛围
建立生活化的探究情境,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展开思考探究,有利于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点的难点。由此可见,教师应设立高效化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理解接受中分析分享在实际生活中所使用的学习经验,激发起学生与探究问题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述有关“旋转”知识点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旋转的齿轮、车轮、时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旋转规律。在此期间,教师可放慢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旋转速度,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出物体的变化特征。其中,学生A发现时钟地分针旋转一周需要1分钟,且旋转角度是360°。另外,在旋转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判断和自主探讨,总结出各类物体运动时的规律。通过设定探究性问题,学生仔细观察了电风扇片是顺时针转动的,并且它们始终会绕着一点进行旋转。最后,教师可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说明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特点,同时配合图片和文字的展示方式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点的印象,也能让学生在理解思考中展开深度学习。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引导
在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与引导。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不同,会表现出差异性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与引导,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实施下,进行具有成效的深度学习。
结语:
在目前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还需积极进行创新和优化,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的工作,意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深度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伟强.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学周刊,2021(36):141-14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0.
[2]严军龄.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1(36):149-15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