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法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趣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3 16:01
【摘要】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快捷性,过早要求学生会用前人总结出法则、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失去了质疑意识和探究的欲望,熄灭了渴求知识的火花,如果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让趣味充满小学数学课堂。
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很多人觉得数学是抽象、枯燥的,甚至是死板的,但在我看来数学是自由而灵活的。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表象而循序完成的。特别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尤其如此。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
一、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激趣。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数学的学习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实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再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减少了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和沉闷感。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探究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五年级的教学中,第一卷的“位置”,我设计了出海的搜救船,以搜寻渔民的情况。从雷达上显示出落水渔民的位置时提出问题:该如何准确描述他们的方向和距离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准确度,然后由教师引出“北偏东30度,2000米的位置。”在接下来的“确定舰艇位置”和“确定舰艇攻击方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不再是机械记忆和无意义地重复、再现,而是一场争分夺秒的头脑风暴。
三、构建故事化的数学课堂引趣。
儿童天性爱动、爱玩,自制力不够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转变教学方式,创设一种轻松的故事化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兴趣猜疑,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搭配中的学问》中,课一开始,我就用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懒羊羊被灰太狼抓住的情境,并通过“帮懒羊羊搭配点心和饮料”、“帮喜羊羊用7、9、3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来破解灰太狼的密码锁”、“用读、书、好三个字组成一句话”、最后“帮助他们选择回羊村的路线”一系列活动,增加了趣味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个可点燃的火把。又如在教学《分桃子》中,通过设置孙悟空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又饥又饿,猪八戒发现一棵桃树有8个桃子,然后让学生围绕怎么分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猪八戒贪吃多分点”、有的说“孙悟空斩妖除魔比较辛苦多分点”,争论不休。我们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同意呢?从而引出“平均分”。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还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目标明确,直奔主题。
将数学绘本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绘本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认真挖掘、深入探索,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相应地选择或扩展绘本,并进行设计活动,只有这样绘本才能充分发挥其多样化的教育价值。通过生动的故事给孩子呈现出数学知识,当数学知识被呈现在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情上时,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就会成长为喜欢数学的人。
四、构建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享趣。
“思想始于行动”。如果你切断行动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思想就无法发展。“操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人知识体验和积极思考。先前的研究表明,大脑中一些最具体、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区域,是由抽象思维和灵巧的双手运动相结合所激活的。“智慧来自指尖”,手动操作是学生“触摸数学”的直观体现。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创设多种动手时机,让学生的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体验,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享受学习的乐趣,领会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改善小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提升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积极对趣味性教学策略进行实践,促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寓教于乐,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记,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获得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研究》,2020(03).
[2]樊巧芳.《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尝试》.《考试周刊》.201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