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小学,数学,多媒体
  • 发布时间:2022-03-01 11: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书面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进行融合,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重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合理的方法开展多媒体教学。但是,当前一线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心得,针对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提出了粗浅的意见,以供参考。

  1 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现状

  1.1 多媒体运用过于形式化

  想要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就需要教师设计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接受,真正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当前一线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地注重多媒体教学形式,没有关注到是否真正地被学生所理解和吸收。导致很多小学生常常把多媒体教学当做课堂的娱乐环节,没有认真去学习多媒体教学中所呈现的知识,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出现课堂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还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在多媒体教学可见中融入丰富的元素,包括大量的图片、视频、色彩,导致学生眼花缭乱,无法关注到多媒体课件中所需要传授的知识点,被其他内容所吸引。

  1.2 多媒体引用脱离传统教学

  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数学教学,并不意味着直接摒弃传统教学形式,而是需要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为传统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由此可见,在将多媒体引用到数学课堂时,教师需要注重与传统教学形式所融合,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设计更加被小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常常脱离了传统教学,直接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导致整节课堂上学生都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失去了其最初的教学价值。

  1.3 教师的多媒体素养过于薄弱

  教师的多媒体素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升多媒体教学运用的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具备更加完善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够采取设计更加符合学生思维方式和发展需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然而,通过笔者对一线教师的调查发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多数在多媒体教学能力方面过于薄弱,在教学形式上,大多数教师仅仅只使用多媒体进行简单地可见展示,拷贝一些网络上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进行复制和黏贴,在课上依据此为学生介绍知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不仅过于单一,还无法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价值和功能。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将多媒体手段与小学教学融合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价值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地关注教学的进度,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兴趣状况,导致很多学生不仅无法调动数学学习兴趣,还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反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融入更加丰富的教学元素,如音乐、视频、动图等等,让课堂不再只是简单的理论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目标,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2.2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素养成为了教学的重要任务,不少数学教师开始思考如何借助课堂教学落实对学生的素养教育。而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下,教师能够通过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探究活动,从而达到对学生各方面技能培育的目标,如思维能力、数学逻辑、探究能力等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和质量。

  3 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策略

  3.1 拒绝形式,关注学生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过于注重形式、教学流于表面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教学,根本上需要解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掌握能力上,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重视,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学习,实现课堂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顾虑,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结合具体的情况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才能够确保学生得到真正地发展和进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很多教师常常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一味地照本宣科别人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同时缺乏多媒体教案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运用能力。为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认真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更多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结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够有更好地机会学习和提升自我,掌握更多多媒体教学技能,同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帮助;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交流,如和其他优秀教师、其他小学合作,让本校的数学教师能够在和其他优秀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过程里,收获更多多媒体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错误观念;对于教师自身而言,需要发挥出互联网的功能和价值,在网络上收集更多媒体教学资源,积极地学习和提升自我,同时认真地对待每次学校所组织的交流会、培训会、讲座等活动,从中学习。

  在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和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善之后,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为了避免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还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此,教师需要思考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创新,融入更多的课堂元素,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数学课堂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定,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价值。例如,在教授小学五年级《观察物体》时,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很难理解本章节的知识点,无法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角度下同个物体的不同状态。为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教学,展示一个3D物体,让学生上台自行对物体进行翻转,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够发现不同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不同形状和结构,从而理解本章节的知识点;再如,教授“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了课堂闯关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多媒体展示一个题目时,进行计算和抢答,答对积1分,观察哪个小组得分最高,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能够更加丰富多彩,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3.2 化静为动,深刻挖掘

  多媒体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能够给数学课堂带来更多可能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口头讲解,加上一定的纸质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局限,学生很难理解一些较难的知识。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一些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背后的知识逻辑,很难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习停留在了表面上。而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下,教师能够将教材内的知识以生动形式的方法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这样动态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大脑和思维,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动态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得到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究知识。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动态教学。例如,在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分数”相关知识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逻辑,提高学生日后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笔者便尝试在课上借助多媒体对运算过程进行分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背后的逻辑。除此之外,笔者还整合了网上的教学资源,收集了大量的视频、动图,深入地分析“分数乘除”的知识逻辑,并以动漫、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课上,笔者播放了“6个小朋友一起到果园游玩的故事,其中4个小朋友摘了10个苹果,另外2个小朋友是这4个小朋友的1/2,到了最后他们一起算总共摘了多少苹果。”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故事中所给出的信息和条件,计算出答案。在该教学案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学习情境,通过演绎故事的方式,将学生代入到“分数乘除”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从而更好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再如,教师在教授“路程、时间、速度”等相关知识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该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提升学习的活力。在课上,笔者借助多媒体创建情境,展示动态图片,图片上是火车通过隧道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坐动车、火车时的情境。之后提出问题“有一个隧道长1500米,一个火车的速度是30/s,火车长150米,那么同学们认为这个火车通过这个隧道需要多久?”在本次案例中,借助多媒体创建和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通过动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解答本题,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3.3 精心打磨,宁缺毋滥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坏处。很多教师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后,便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在课上完全脱离了传统教学方式,全部搬到线上,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里没有得到有效地锻炼,仅仅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观看和吸收知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过于薄弱。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反映出,大多数数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掌握较浅,没有认识到如何衡量多媒体教学以及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多媒体技术,认识到其教学优点和缺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整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二则之间的优点,让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课堂的重点放错,一直思考如何通过多媒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融入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将整节课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课外资源上。如大多数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在课上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借助多媒体播放卡通人物、动画、视频上面。总之,教师需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融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并且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控制好多媒体教学的时间,让多媒体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形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例如,教师在开展《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教学时,便不能够直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是要整合两种教学形式。在课上,笔者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的物品,如红领巾、手机支架、衣架、指示牌等等,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什么常见的三角形的物品;之后,笔者再借助三角形教学工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三角形的判断、形状、外观有了基础的认识。于是笔者便借助多媒体先带领学生进行“三角形判断”的课堂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目,让学生对多媒体上的图形进行分类,并且将自己的分类写到纸张上,同时还邀请了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分类;完成课堂练习后,笔者开始深入地进行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与三角形性质有关的问题情境,如“在对三角形的场地进行填充的时候,如何计算三角形场地的面积?”以此来构建情境,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同时还能够从传统课堂上获得更好地知识应用和锻炼,通过二则的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在借助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形式,需要注重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整合,在设计多媒体教案时,也需要融入一些课上的线下练习部分,尤其是对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突出强调,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多媒体手段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数学教学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当前对多媒体的运用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结合现存的问题,思考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借助更加优质的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琵琶九年制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