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大数据,市场,营销
  • 发布时间:2022-03-19 19:53

  引言: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大数据发展对市场营销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针对当前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教育方法、整合教学资源等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对社会中各个行业与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带来较多的挑战与机遇。在中职市场营销教育工作中,需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市场营销行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以此展示中职教育的特点,促使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 大数据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特点的优秀人才,以此推动市场营销建设发展。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发展期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实现对“碎片化”受众的深刻认识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目标群体社交数据、电商数据、搜索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可以t通过用户相关信息数据的分析,描绘出用户的画像,帮助企业将分散的潜在消费群体整合在一起,为精准销售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实现对小群体受众的个性化营销

  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掌握目标群体,了解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并根据不同不同媒体平台中的信息内容形式、用户的信息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用户在企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中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与满足感。

  1.3 实现广告创意与目标受众的自动契合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目标群体、潜在群体的体受教育水平、性格特征,将此作为营销广告设计的依据,以此保证广告创意与目标群体(潜在目标群体)的匹配,为营销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还能实现对广告传播效果的精准评估,能够对受众的广告接收程度、消费欲望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对后续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2 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效果的保障,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课程内容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为高质量教育工作实施与开展提供动力。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营销教育教学课程结构落后,课程结构与知识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过分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内容的设计,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第二,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设,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第三,市场营销教学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仍有很多被行业淘汰的知识存在课本中,无法让学生学习了解到比较先进的知识,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第四,实践课程少,学生缺乏实践学习经验。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较少,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轨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轨,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要求脱轨。经过调研分析,发现部分企业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还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专业知识,但是仍以岗位要求不符,知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且缺乏实践经验,无法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第二,市场营销教学内容与信息化发展要求脱轨。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因素,需要所有从业人员都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本中关于信息化的内容较少,无法保证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操作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2.3 教学形式单一

  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注入式的方法进行课本知识教学,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内容以平铺直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建立知识网络。但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课本知识,提升应用效果。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出现抵触心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课本知识,选择适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基础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实践教学方面问题

  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采用教学实习或者综合实习的方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但是无法保证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并在未来岗位中运用。在未来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做好实践教学的创新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经验,掌握更多的实践方法,以此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促使职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 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对策

  3.1 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理念。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只要拥有好的学习成绩即可,忽略学生职业素质与理念的培养。通过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品质的培养。第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探究中提升自身素质,优化知识学习过程。第三,转变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认识,明确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此运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3.2 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为市场营销行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创新,融入更多时代性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借此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市场营销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能够将课本知识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学习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高质量教育工作实施。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意识,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铺垫。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市场营销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等内容,将此与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前沿的数据信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与时代发展有关的信息,以此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衔接,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立足时代发展,创新课程体系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在学校市场营销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市场调研活动,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行业内产生新的技术手段,借此优化课程体系内容,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课程资源保障。通过对学校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为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保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专业能力。

  3.3 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学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以此保证人才培养效果。翻转课堂,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教学资源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手段。该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课下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解决疑惑的重要场地。利用这一方法进行课本知识教学时,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优秀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举措。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结合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资源,并通过微信或者QQ这一途径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了解新的知识。课堂上,则与学生讨论新的内容,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疑惑,以此保证课堂学习效果。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课本知识学习中,为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例如,进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竞争者、顾客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微视频的方式体现出来,将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通过学习平台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微观市场环境,掌握基础知识。课堂上则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竞争者、顾客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竞争者对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影响,说出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当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个性化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真正的掌握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翻转课堂教学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3.4 立足岗位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利用此了解企业岗位对营销人才的分析,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情况,并以为教学改革的依据,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效果。实际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中获取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行业发展情况,获取更多与市场就业发展有关的数据信息,将此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从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经验保障,夯实学习基础。第二,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丰富实践教学途径,满足学生职业发展要求。校企合作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对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弥补,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与地方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学生就业实习的方式完成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第三,组织岗位技能大赛。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技能大赛的开展,可以使自身对岗位工作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能够在比赛活动中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例如,2019年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这一比赛中邀请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86所专科院校的500多名选手、指导教师参加和观摩比赛。这场比赛为为团体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选手们充分运用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基础、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综合知识,展现了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上的基本专业技能,展示了在市场调查、客户关系管理等各类典型职业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落实等技能,展示了在充分竞争市场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中职学校可以模仿这一类型的技能大赛,与兄弟院校合作,组织面向全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技能比赛活动,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中展示自身的风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5 信息化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效果

  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活跃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不利于现代化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教学活动中,需要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业务能力培养提供技术保障。实际教学中,可以引进雨课堂,将此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媒介,利用这一教学软件实现课前、课中、课下一体化教学。运用这一软件进行线上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提前制作教学课件或者视频,通过微信或者PowerPoint分享给学生,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若是遇到问题可以在线上与教师沟通,分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不足,通过及时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进度。课堂上,可以通过弹幕互动或者实时答题的方式,控制教学进度,把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课下,则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提交作业。通过教学软件的运用,实现信息化教学,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升课本知识教学质量,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动力。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就业发展做好铺垫,促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序进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对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在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行业发展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养,以此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促使市场营销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