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立德树人,理念,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19 19:58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每个学科的教学时,都可以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小学阶段,数学是最主要的三门学科之一,所以,在开展雄安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就需要数学老师起到更大的作用。小学数学老师要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了解,要着重培育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老师要担当起培养小学生德育的责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深入研讨,在小学的教学中将德育生活化作为教学重点。小学教学方法渐趋多样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创设情景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去感悟。
引言:对小学生心灵的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学生们的处处留心。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直觉主动地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考虑到老师与小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时,德育的成功和贯彻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数学老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每一天都要关注好同学们的生活,在学生们的生活琐事中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与德育背道而驰的行为,鼓励他们发扬正确的与德育并驾齐驱的行为。在正确的道德行为累加起来后,帮助小学生们养成好的习惯,树立起将道德美德发扬光大的信心与决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才能真正的做好这件事情。
1小学数学老师带领小学生推动德育教育进程中的一些无效的方法和改进策略
1.1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不能让学生真切体验道德品德的建设的重要性
数学问题过于晦涩难懂,远离小学生的生活圈。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们的心思简单,天真无邪。玩是他们的天性,对于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他们肯定是心不在焉的。不可避免的在课堂上开小差,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扰乱课堂纪律。倘若一直把问题讲的过于复杂,类似于照本宣科,小学生不能理解,有效的问题也会变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欢乐气氛带不起来,教学质量就会不理想,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了,一切的准备都成了徒劳。教师的教学动力就会慢慢消耗掉,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中渗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不利的。所谓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应试,但如果仅仅给学生们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孩子的成才成长是不利的。如果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一些关于数学的各种知识点,遇到重点再让同学们用红笔标注,在课下强制性让同学们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是一个很好很完整的流程式教学,但对小学生成长成才作用不大,并不能让德育深入到小学生的心里,有时候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会让学生对数学这么学科产生讨厌和无兴趣的心理,这都不利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所以将书面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上的应用才是王道。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要仅仅讲述一些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点,还需要要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有利于德育顺利进行的实例,让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高尚的道德品德的魅力,并逐渐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的方向靠拢。
1.2教育中依然存在落后模式化教学的方式教导学生
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教育是对我们行为做一个规范让我们的发展合乎一个合格学生和公民的要求。当谈及教学方法我们就应该革除一些落后的理念和方法,落后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要既遵循教育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跳出模式化的教育方针去创新理念,给教育教学带来好的成果。我们现在把注意点放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来探讨一下小学数学教育中落后模式化教育的例子,并对此例子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在某一个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讲解关于代数的数学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小学生对枯燥的计算题是不感兴趣的。这种仅仅由老师一人自导自演的沉闷课堂结束后,会给小学生发一些有关计算题的试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计算的效果不佳,课下发的练习题小学生无从下手。有一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勉强能完成练习题,但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单一的。这种落后模式化教育显然已经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并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能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所以,需要我们对这种学方式进行整改。试想,这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老师在教给学生们数学知识时候,引导小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数学问题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数学老师可以准备有趣的课件在多媒体上放映,课件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制作的卡通一点,迎合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爱好。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文明友善记心中”的数学活动,当开始上课时,老师出几道计算练习,引导小学生用数学思想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没有学习过的计算知识并积极举手示意老师愿意在讲台做题,如果仍然没有小学生愿意上讲台做题就老师需要主动点名来带动小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台上做题的小学生计算中会出现一些代表性错误,这些代表性错误会让课件上的人物活动出现困难,比如一个老奶奶形象在过马路途中遇到了困难。接下来老师在讲新课时带领学生们分析刚刚计算出现的问题,在解决好这个问题之后,再邀请同学上讲台做题,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充分发表对计算见解,积极探索答题思路。
1.3德育融入生活中的范围过于狭隘
德育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在同学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让高尚的道德品德贯穿其始终。小学的数学老师如果仅仅引导学生们在学校要做规范,做事要有分寸。可并没有提点同学们走出学校进入其他地方在做事中要遵守规则,有的同学会在学校里表现良好但一出校门就感觉自己不受管束,可以任意妄为,做一些违背高尚的道德品德的事情,犯下各种无法弥补的错误。这是教师过于片面的想法。这就警醒老师们要让德育发挥积极意义,让学生们不管身处什么地方,都要牢记法律不可违,道德需自觉的准则。德育生活化更加深入,不仅渗透于学校,在校门之外也谨记道德的对自己的约束。让小学生在学校中做一个优秀的学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1.4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好的老师可以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现在我们国家对教育还是相当重视的,投资的经费逐渐加多。这些电子设备如平板、多媒体等相继出现在课堂上,这对小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锦上添花。可问题也来了,有些教师偏偏不会使用电子设备,这就意味着会消耗某种资源。还有一些老师他们只攻读他们所教的,对于扩展的知识内容不甚了解,例如科技、文学、舞蹈、音乐等都很少涉猎。之前在新闻上看到某小学老师在教师节没收到礼物,竟然辱骂一位同学,现在这位老师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这类教师自身都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如何能培养好学生的道德品质呐。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一些教师的思想过于狭窄,同时,一小部分教师缺乏师德,这种种的现象对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显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还会抑制学生德育的发展。
2小学数学老师将德育渗透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2.1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成功渗入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小学数学教学在渗入德育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参与到发现德育的过程中去。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帮助学生将细节做到位,才证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寄宿学校里上学的学生积极留意食堂里的标语,“节约是美,浪费是丑”、“有序就餐,文明用餐”等。将这些标语放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只要一抬头就能注意到,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不因饭菜不和口味而浪费食物,不因为了方便自己而强硬插队等等,每一个同学都想要提高自身道德品德,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之节约。同时,一些同学想要浪费食物,在看到标语之后,也会审视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每天在同学们去教室的路上留意学校里的保洁阿姨,她们每天要起的比同学们还早,扫落叶、垃圾碎片和清理已满的固定垃圾桶,同学们把保护环境谨记在心,提高自身品德,不乱扔垃圾,在行动上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小的事情最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德是否正确。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关注到这些小细节。
2.2数学老师要积极改进思想
小学生数学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给小学生数学知识,现在已经演变为既要让小学生收获数学知识还要让小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底线有情操的人。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转变,所以要求教师的思想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转变才能更好的落实这项教育理念。当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拥有数学思想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深入和扩大。当然培养小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并非是容易的教学过程,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在不断试错中改进教学方法。试着给小学生开辟更多的获取学习方法的途径,着重提高小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给小学生们灌输一些思想道德文明的理论。在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老师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小学生是学习和获取数学知识以及提升自身修养的主力军,这也在提醒数学老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道德情操都是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中数学老师要让思想紧跟时代潮流,课堂上举的时政热点有探讨价值。在生活中,小学数学老师通过电视、手机等工具,了解到社会上的情况及时的传达给小学生。枯燥的知识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可以在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一位小朋友向站岗的警察行军礼的画面,让学生们感悟小朋友的文明礼貌。老师讲在高考的那几天,会有好多积极的志愿者、警察、商贩等帮助遇困难的学生,争取让高考学生顺利完成考试,让学生们感悟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老师还可以讲近些年来,国家推行了共享单车给人们解决最后三公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落后的城市却没能将共享单车推广开来,因为存在乱停乱放、故意损坏等,让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让爱护公物成为学生们所践行的一个准则。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沉浸在课堂情景中,在言谈举止中搜寻德育价值。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就可以体会到这件事情的内核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们知道了乱停乱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他们才会在学校和社会中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让同学们践行好社会公德。
2.3小学数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生涉猎的知识相对比较狭隘,对许多问题都是未知的,同时,小学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于新鲜和未知的事物存在着很强的好奇心。这就需要小学老师积极引导激发小学生对有效问题的好奇心。小学教师的心思需要细致一点,深入到小学生的生活圈,让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需要联系小学数学知识的问题思考得更深刻一点。小学生在学习关于钟表的认识、单位的划算、加减乘除中小学数学老师要提醒小朋友在家记录钟表的时间点、量一量自己家桌子的长宽高、去商店买东西核对应找的零钱数等这些都需要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结果的合理性。将所学知识于生活实践有效的进行结合,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让学生提高了生活的实践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学习中涉猎到贴合我们生活的就很感兴趣。开心的把知识全装进脑子里,待到实践中大展身手,心里甜滋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也需要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见,要做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趣味化,把有趣味的事物生活化。小孩子都喜欢玩玩具,我们就把数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这对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见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可以让某一个孩子扮演一个小小的玩具店老板,再找几个学生扮演买玩具的小顾客。一个水枪5元,小顾客拿了20元给玩具店老板,让小学生们动脑计算下应该找回多少钱。在这个情景中还可以教小学生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常挂嘴边。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就完成了,既玩耍了还学会了知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有了更多的兴趣,数学知识也不再枯燥难懂了。还有数学老师要和家长合力引导孩子,学生在监督中养成自主学习和道德行事的习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数学也是自己的事情也要独立完成对数学的思考。许多家长对小学生的态度就是让他们多去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事,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小学生在独立中难免遇到困难这时候并不是让他们全身而退的时候,而是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提示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优质的完成任务。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相信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迎难而上才能在以后不拍困难。慢慢地小学生能从成长中获得乐趣,好习惯将陪伴孩子一生。小学教育的阶段是启蒙的阶段,在情景化中培养孩子对数字的喜爱,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还有情景化的创建有利于引导孩子在为人处事中做到礼貌善良,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任重道远,每个小学教师都应该参与其中,让教育创新之水源远流长。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的嵌入教学中去。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并不断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
3 结束语
小学的阶段是数学老师用德育感化学生的最好的时间段,小学生在德育生活化中能更好的成长成才。只有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的好,才能够引导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少走或不走因道德素养缺失的弯路。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不断的在德育的教学方法中创新,还要寓教于乐。教育界要不断的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条件,完善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设备,引领小学德育的教学思想。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的更好的和更全面的展开。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定安区大城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