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探索思考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27 11:17
摘要:在互联网功能越来越完善,且众多功能可以降低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机构为了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简化人民群众的办事流程、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推出了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服务。人民群众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办理住房公积金的业务,避免跑腿和排队的麻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却也存在信息共享不通畅、相关平台应用管理低效、信息技术存在安全风险、相关平台人性化设计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并提出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加大投入保障相关平台建设、强化以人为本的理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建议。以供参考。
引言
在现如今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信息化是行业进步的大趋势,利用网络将数据录入住房公积金系统中,改进政务服务,创建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办公程序和方法,是我国政府尝试新时期政务管理的重要前进目标。除此之外,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创立创建科技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普通大众对政府机构的业务水准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为此,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1. 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共享制度的缺失
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公开透明化程度低,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这增加很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重复性工作。由于信息数据在政府各个机构之间处于分割、闭塞的状态,某机构在需要使用到有关信息时不能直接使用,而需要重新搜集数据,这样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又做了许多重复工作。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创建的信息共享平台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与信息交流功能,数据信息的共用就变得十分困难,信息公开透明化程度低的问题一直存在,拖慢了政务服务信息化进程。
独立办公的情况在政府机关里是普遍情况。大部分机构都从自己单位的需求进发,创立创建自己单位工作需要使用到的政务服务系统,与此同时各个政务服务系统都是信息孤岛,几乎没有任何的数据信息互换。由此造成了各个政务机构的信息分散、重复工作量大等不良局面。
1.2相关平台硬件设备的落后
计算机网络平台是包括接收、交流、输送、储蓄和展现等功能的信息系统的聚合,是展现工作用处,展现工作需要的硬件需求。依照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工作特征,同时联系服务器系统囊括的工作和功能,能够将服务器分成真实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系统两大类别。作为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要具备能够归纳、修正、查询、存储和删除客观数据的功用,真实数据库系统要满足迅速反应能力和非常强的关联电脑办理业务的功能,能够迅速处理相对困难的业务。大容量、高运行效率的服务器可以为真实数据库提供工作运行的基本条件,满足数据库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然而,我国大量住房公积金部门目前工作使用的网络服务器都是落后款式,无法满足如今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只能凑合使用老旧的政务工作模式。
伴随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使用,住房公积金机构从之前仅在线下办理相关业务发展到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来办理业务后,原有的计算器服务机组与现在工作的需求很难适配。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线上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人数是线下办理业务人数的好几倍。线上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方式逐渐替代了线下办理方式,变成住房公积金办理业务的主要渠道,给住房公积金部门的计算机服务机组、硬盘等基础设备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大量的计算机服务机组在长时间内超工作量运作,容易造成严重的工作系统崩溃、前端工作突然无法进行的后果。与此同时,即使目前工作中的计算机服务机组品牌、型号众多,但大部分是借银行以及其他有业务往来机构的型号落后的服务器,能够储存和运行的内存小,不能很好地处理陡增的工作量。
1.3服务意识的薄弱
住房公积金机构要注重广大人民群众办理业务的需要,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指向,创立创建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目前使用线下住房公积金办理业务渠道的人民群众不清楚怎样在线上办理业务。创立创建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就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办理事务。然而因为一部分年龄较大的人民群众不知道如何操作智能手机与电脑,工作人员在推广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时就在主观上忽视了这一部分人民群众需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政务系统的建立建设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然而目前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建立建设没有做到这一点,其对人民群众的需要了解甚少,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得也不多,没有满足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人民群众的需求,造成了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鸡肋的局面。
1.4工作制度的不健全
在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推广的进程中,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各个机构的信息较为封闭,导致了信息割裂的局面。信息如何共享,共享到什么程度没有明晰的制度。与此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往来没有清晰的标准,权力和责任划分很混乱,以至于受牵扯的工作人员互相推卸。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在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上填写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没有受到法律保护,信息不安全。此外,对于政务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培训等都十分松懈。
2. 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改进的措施
2.1完善信息共享制度
相关的真实数据是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创立创建的根本,建立线上系统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办理政府事务方便快捷。收集、整理、归纳各个机构的信息,建立共同使用的网站,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重复性收集信息的工作,还可以让人民群众在办理政府事务时少跑几趟路。因此,住房公积金机构要避免信息不流通,打破各个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和其他机构一起使用数据信息,创立创建制度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信息平台。让各个机构之间的信息数据可以做到流通共享,简化企业和人民群众在办理政府事务时的流程,也避免了开具证明时浪费的政府机构人力、物力。
2.2优化相关平台
2.2.1加大投入保障相关平台建设
一方面,创立创建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需要保障资金量。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有很多用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的工作效率,但是因为系统平台的用户使用量太大,不管是计算机机组还是设计制作出的软件都应该达到使用标准,投入资金是达到使用标准的前提条件。因此住房公积金机构要利用一定的方式,保障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软件和计算机服务器达到使用标准,能够促进系统长足发展。
另一方面,在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上加强技术的投资。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要把握时机,加强技术手段,与时代共同进步。在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下,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准。
使用大数据,将线上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投入资金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大数据能够将真实数据合并管理,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而保障各个真实数据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除此之外,云计算虚拟化可以将住房公积金机构的人力物力充分使用,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有关的网站可以控制好使用的时间与流量,防止因为同时访问网站的人数太多,而造成系统崩溃,在避免浪费的同时也提升了线上公积金业务系统的使用体验感。同时,利用真实数据建立的共同使用平台,能够打破信息分割、闭塞的状态,渐渐推动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建设系统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全局,在对相关机构现有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简化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办事流程。
2.2.2加强完善相关平台功能设计
注重操作方法文件的推广。当今,人民群众运用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办理事情,仅仅可以下载需要办理的相关事务资料,而不明白网上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流程是什么,以及线上系统具体有什么功能。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操作指南的视频,让人民群众能够直观地学会如何操作系统。此外,还可以增加智能引导服务功能。如今公积金政务服务的事项有130余项,在处理同一事项的时候,还有可能会面临因为不同情景带来的一些矛盾和纠纷,所以建立建设AI技术以及智能客服相关平台,利用机器人智能问答等在内的各种智能服务推送服务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咨询问答的精准度,并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感。智能引导服务,借助选项式问题把无关信息删除,形成个性化材料清单,借助情景引导方式,提升业务处理的精准程度,实现科学有效引导。
增加实时在线回复功能。目前在住房公积金官网上进行咨询,无法及时得到回复,内容也不全面详细。公积金中心可通过在相关平台中设计实时回复功能,加强业务工作者对办事人员的业务指导,也可通过该功能实现对服务对象缴存、支取、贷款等业务的答疑解惑。
优化手机客户端模块。如今,手机上网的普及率比使用电脑上网的普及率高,优化公积金业务手机客户端模块势在必行。通过与政府服务相关平台APP、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手机相关平台合作,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把各项业务扩展到移动端,发挥第三方企业技术优势,建立建设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基于此而改善服务效率,提升政府服务的便捷程度,切实提升社会大众的满意度。
2.2.3强化以人为本的理论
目前,我国的各政府机关单位在进行转型,政府机关在工作的时候要将人民放在首位。工作人员一定要厚植服务意识,明晰标准化职务的责任和权力。同时,要创立创建完善的机制,在实际中服务于人民群众。住房公积金机构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的政府机关,并且与社会的运行息息相关,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这与创立创建线上住房公积金系统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简化人民群众办事流程。
2.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2.3.1建立健全可行的规章制度
在创建线上住房公积金系统时,一定要按照切实有效的制度来执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建设切实可行的制度,贯彻落实我国各项政策指标,同时联系住房公积金机构的情况来建立相关制度。其次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制度,因此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现制度的一些漏洞和缺陷,只有及时地调整和改正才能避免因为制度缺陷而造成的困扰。
2.3.2构建强力有效的建设管理体制
在对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系统开展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手段对管理的质量与服务水平进行优化,同时应建立安全保护机制对住房公积金的资料与数据内容进行保护。
(1)建设公积金系统安保机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第一原则上建立健全信息数据保护机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安保服务,使“互联网+”真实数据的优势得以展现,再凭借先进科学技术完成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
(2)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创立创建完备的信息数据保障机制、监管制度与考核机制,惩罚明确、奖励公开透明。
(3)创立创建完备的互联网安全保障制度,全方位把控互联网安全以及计算机机组工作状况,将bug控制在最低程度,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避免突发状况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保障线上住房公积金系统上真实数据的安全与可靠。此外,可以向其他保障网络安全的机构请求援助,使用互联网检测、安全保障、防护保障等功能,解决住房公积金机构网络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
2.3.3建立健全内部监察制度
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内部监察制度。首先住房公积金机构要在系统平台上增设监控功能,让政务机关人员的操作有记录,以便查询,做到权责一体化,工作人员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就会更用心。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机构需要拓展群众反馈的路径,利用多样化手段接受人民群众对住房公积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一时间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改正,最终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机构利用计算机处理政务也让治理、管理社会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网络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基石,在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以政府机构的工作为主转变成为人民群众办事的需要为主,大力处理信息割裂的问题,将我国政府机构改进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机构,从侧面提升政府形象。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共享制度的缺失、相关平台硬件设备的落后、服务意识的薄弱与监管工作制度的不健全。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加大投入保障相关平台建设、强化以人为本的理论以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四个方面的优化公积金业务系统相关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聂绪敏.有关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21):80-81.
[2]韩锋.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9):242,244.
[3]缪丽,王旭.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J].化工管理,2018(2):163.
[4]白伟.基于B/S的公积金财务核算系统设计与实现[D].同济大学,2017.
[5]高婷.航天五院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开大学,2015:74.
[6]王海东.住房公积金管理网络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43-44.
作者简介:张红梅,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化建设,邮箱:37867024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