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5G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分析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27 11:18
摘要:在大数据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图书馆应当深化自身的服务意识,秉承新时期服务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理念,融入各项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完成智能化、智慧化的升级与改造。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应当构建成熟、完善的工作体系,引入高端技术人才,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本文旨在对智慧图书馆在大数据5G时代的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引言
2009年,伴随着“智慧地球”和“感知中国”概念的提出,国内外掀起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潮。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内涵、主要特征、信息服务、RFID实验构建技术、虚拟技术、模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最早于2003年由芬兰学者Aittola提出,最初指一种在图书馆内不受空间制约且能够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1]。此后国内图书馆学界专家从不同研究视角给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定义: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创新模式[2]。在大数据5G时代,针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是相关工作开展的核心均围绕着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进行,原有的数字化、信息化图书馆已经能够满足用户基本的借阅需求,新时期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应当侧重提高用户的借阅体验,给予用户感同身受的借阅服务。
1. 智慧图书的概念
智慧图书作为当今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书籍借阅理念,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运营模式受时间及空间等限制的局限,给予用户全天候、全时段的图书服务。智慧图书馆也结合了多项物联网技术的使用,给予进馆浏览图书的用户更好的借阅体验。相应地,物联网技术结合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将外部的物理信息进行广泛收集、整理、分析、反馈,从而使得整个智慧图书馆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细致的服务[3]。因此可以看出,当前智慧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主要通过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造得以实现,以提高其实际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智慧图书馆的工作本质主要是通过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来帮助借阅者提高相应的借阅体验,充分践行了当今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发展理念。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也能够给予用户精确化、个性化的服务,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同时,在当今5G技术的加持下,凭借低延迟、高速的通信技术,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更加具备新时期数字化的特征。
总之,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与考量,智慧图书馆融合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基础性信息技术,完成了对图书馆现场的空间布局、优化,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供基本的技术理论参考依据;从实践角度上进行分析,在当今5G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来加快相关行业的发展转变进程,并且随着万物互联的概念提出以及基础软硬件设施的革新,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具备了基本的软硬件基础[4]。
2. 建设智慧图书馆的问题分析
2.1 投资建设力度不足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建设需要实现对传统图书馆由原有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向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方向进行发展转换。简而言之,原有的数字化图书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发展维度和广度,因此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大量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保障,例如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图书馆需要借用云计算服务器、大数据资料库、物联网传感器以及中央数据库来实现对图书馆的智能化改造、建设,任何技术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都面临着较高成本[5]。当今图书馆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使得智慧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此外,原有图书馆的盈利模式并不能为图书馆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图书馆长期缺乏必要的资金以实现对自身运营模式的改善与优化。
2.2 专业人才欠缺
针对图书馆智慧化的建设,单独依靠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难以实现,当图书馆完成对基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布局后,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实现对相关设备的操作与管理。但是传统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对于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是特别大,因此在图书馆原有的发展进程中没有积累高端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根据当前图书馆面向智慧化、智能化建设的需求分析,从事该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并且能够将各种技术整合,以实现整个图书馆内部各项元素之间的有效关联,真正实现图书馆内的万物联网。同时由于图书馆给予高端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不高,使得此部分人才往往不愿意投入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工作进程中。此外,原有的图书馆信息技术人员只停留在传统信息数据的检索以及数据库建设的工作层面上,缺乏对图书馆智慧化改造的技术和手段,而图书馆面向智慧化、信息化的发展转换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当今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工作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持。
2.3 功能实现不精确
5G背景下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还应当明确其完成建设之后能够实现的功能,从当今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以及发展技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时期的智慧图书馆要给予用户沉浸式的移动信息服务体验,结合对应的VR、AR技术使得读者能够具备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具体来说,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加持下,图书馆需要给予用户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而不是依托原有电子数据、书籍呆板的信息展现形式[6]。新时期读者更加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所享有的图书馆文化气息,通过新兴技术来帮助阅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以及资源状况,并且也能将相应的图书馆人文气息进行有效展示。因此可以看出,在当今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目标,给予用户在精神思想上更好的体验。但是在当今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图书馆往往将相应的工作精力集中在如何实现图书馆的高效稳定运转上,而未将相应的工作重心放置在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全面的服务层面上。因此在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工作功能实现方面,要充分以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显然当前的图书馆人员还缺乏相关工作意识。
2.4 服务意识欠缺
在原有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馆运营模式中,图书馆几乎能够实现为用户提供精确、可靠的图书借阅服务[7]。因此,用户在过往的信息模式下能够寻找到自身想要的数据信息,而为用户提供精确可靠的图书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职工作,就好比图书馆所需要达成的基础硬件功能一样。但在当前5G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仍然停留在对传统数据库、资料库的建设工作中,而未将用户的实际服务需求作为图书馆的建设依据,具体来说,现有的图书馆还未深化相应的专业服务意识,未主动给予用户相应的借阅服务体验,而需要用户主动向图书馆提出相应的服务诉求。简而言之,图书馆没有较高的主观服务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用户的体验相对较差。
3. 5G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探讨
3.1 建设模式
在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需要依托大数据以及多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协同的工作服务。因此,在对现有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实现各种设施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共享,为用户提供可预见的智慧化服务,融合高效率的智能管控体系来完成对整个智慧图书馆框架的优化和改善。
3.1.1 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
在5G时代智慧图书馆应当实现万物联网,能够将图书馆内各项元素与广大读者进行统一融合,在智能网格系统中给予用户更加清晰、直观的阅读指导。在此过程中,图书馆要将现有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为读者提供较为清晰、直观的数据支持,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升级,提高学科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3.1.2 可预见性智慧服务
所谓可预见性智慧服务指图书馆通过自身的数据库基础以及用户资料信息,结合对应的逻辑算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考量来预测往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各类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有效的构建,组建新时期灵活化、智能化的数据资源服务形式,通过对用户人物肖像的描绘,及时了解、掌控用户的主观行为以及意愿,从而对后续图书馆所提供的业务进行定向化更改,给予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当今智慧图书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具备前瞻性服务意识,通过及时的信息分析,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均需要借助图书馆内部的物联网设备以及大数据资料库对于图书馆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所产生的各项信息资料进行获取、储存、分类、组织,来为后续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设置[8]。
3.1.3 建设智能管理体系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与传统智慧企业的构建有着较大的差异,具体来说,智慧图书馆有着自身特有的建设需求,在资源、技术、人才方面都具备与传统行业不同的诉求。在当今5G时代,智能图书馆内部管控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在相应的基础上实现以下的功能:首先,图书馆应当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借助自身独立的云计算、储存以及数据信息的收集,在关键的节点上实现对大数据的深度剖析。在此过程中,智慧图书馆应当构建相应的业务风险模型,对自身所制定的业务进行分析、预测,构建智能辅助决策技术体系,打造当地具备特色化的智慧图书馆,迎合当地群众的借阅需求,降低图书馆业务的风险。例如,图书馆需要为现有的数据信息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于数据资源的应用采购也需要及时打造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型。其次,图书馆还应当结合情报机构、软件设施来对相关数据资源的运营状况以及将来可能会存在的故障进行预测。最后,在现有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中,还应当深化服务意识,主动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根据每一位用户设置的兴趣偏好,通过邮件、新媒体等方式向其推送定向化的服务。
3.2 建设路径
3.2.1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
在现阶段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中,要特别注重增强用户的借阅体验,传统的信息化、数据化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因此在智慧图书馆中,应当侧重提高用户的借阅体验,而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给予用户沉浸式的借阅体验能够受到用户更高的评价。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们更加追求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事物,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予用户身临其境的图书馆借阅体验,且5G技术的加持也使得VR技术的使用具备相应的网络基础,人们通过AR、VR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打破原有图书馆生硬、死板的电子借阅模式。
3.2.2 精确化的信息服务
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都让图书馆的发展受到重大的挑战,图书馆需要借用时代前沿性的信息技术来对自身发展制度、文化、技术进行创新,图书馆需要正视当今大数据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及时地转变过往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结合各种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最快捷、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服务。在该过程中,智慧图书馆应当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标签,来对其进行分组、分类管理,借助新媒体以及邮箱回馈,及时完成对用户的兴趣调研,使得图书馆制定的服务具备个性化的特征,管理人员还应当侧重了解读者的兴趣喜好包括阅读习惯等,尽可能将优质的图书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以便为读者提供参考依据[9]。图书馆借助5G技术完成对各项图书信息的推送,融合新时期的新媒体,例如公众号、微博等对图书馆内关键信息进行对外展示,充分利用用户碎片化的时间给予用户更加细致、全面的体验。
在为用户提供精确化的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具备主动性,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每一位用户的偏好特征进行总结,及时通过新媒体向其推送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应当深化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内容,引导用户完成相应的阅读,给予用户更多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也需要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完善对自身内部网络防火墙体系的构建。
3.2.3 引入高端人才
5G技术为智慧图书馆构建沉浸式的图书服务空间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10],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对各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使用,因此对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必要的。图书馆应当优化现有的内部人才管理体系,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教学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广泛地与高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完成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同时为了提高图书馆对相关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图书馆应当优化现有的薪酬制度,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为图书馆引入更多高端人才,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结语
在大数据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需要依托时代前沿的技术,并及时转换原有陈旧、落后的工作理念,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意识,给予用户个性化的服务,增强用户的借阅体验。此外,图书馆也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对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优化,完成智能化、智慧化地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Aittola M,Ryhänen T,Ojala T.Smart Library 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C]//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3:411-416.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厂[J].图书馆学刊,2010,32(7):8-10.
[3]张艳.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路径转型分析[J].青春岁月,2019(25):106.
[4]张巧枝,吕瑞仙.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分析[J].信息周刊, 2019(51):1.
[5]任广阔.5G时代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J].信息通信,2019(6):98-100.
[6]陈莹,王丹丹.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魅力中国,2017(3):173.
[7]黄美.论5G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3):3.
[8]井荣娟.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建设途径解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 30(3):57-60.
[9]高颖.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03):38-42.
[10]房建玲.5G时代少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研究——以国家少儿数字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20,(14):3.
作者简介:陈蓉,湖南省常德市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2021-2022年湖南省高校图工委科研课题《基于5G时代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分析研究》,课题编号:2021L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