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策略分析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费用预算管理
  • 发布时间:2022-03-27 11:19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提升工作效率,规避管理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企业强化了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健全组织结构,控制好财务核算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收益全面提升的目标。大数据时代下,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自身费用预算管理,并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以期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业务也逐渐增多,跨区域特征越来越明显。但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也渐渐呈现出来复杂性特点,费用预算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增多,诸如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制约了企业发展步伐。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水平,有必要对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

  1. 费用预算管理内容

  费用预算管理包括费用预算编制,客观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并结合企业的战略和财务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规划。并且,预算执行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具体是严格执行预算规划,以便费用发生的全过程能得到有效的监管。此外,费用预算评价则是合理评价已经发生的费用,从而有侧重点地调整费用方案,借此促进费用预算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科学且高效地开展费用预算管理,不仅可以让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帮助企业节约成本,还能促进管理层决策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增强,通过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当前发展情况予以明确,为管理人员提供最为真实的信息,以便决策的实施能有可靠数据作为支撑。当然,对费用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密切,借助费用进行预算控制,引导各部门协同合作,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得到了稳定推进[1]。需要明确的是:在进行费用预算管理期间,企业要前期对预算加以编制,合理设定评价目标,之后安排专门的审核部门来进行调研,待审核批准之后立项并申报主管部门加以备案,最后项目正式实施。

  2. 当前费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费用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费用预算管理中,费用预算编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与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很大联系。企业在进行费用预算编制期间,必须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能将企业管理以及未来发展作为核心,保障费用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结合当前企业的费用预算管理成效来看,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尤其是预算编制上,不合理以及不科学之处颇多,并没有规范开展其前期工作,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加以掌握,预算开展前缺乏细致的调研和取证,只是单纯地将历年数据当作依据开展费用预算,有时还会出现凭经验进行费用预算编制的问题[2]。这种工作方式流于表面,形式化严重,随意性很强,不仅不会提升费用预算管理效果,还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2费用预算评价机制缺乏健全性

  结合现阶段的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效果来看,除了在费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问题之外,在费用预算评价上也有很多不足。在实际的费用预算管理期间,借助预算评价,可以准确地掌握企业费用预算执行力度和效果,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充分了解,明确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可以说,只有健全的费用预算评价机制,才能够对企业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考核,从而对项目执行进行跟踪,确保执行效果与费用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结合,精准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办法,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3]。然而,当前很多企业费用预算都缺乏完整的预算评价介质,即便企业能采用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但是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有很大出入。并且,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预算变更现象过于频繁,大部分资金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运行使用,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预算编制简单笼统,从而限制了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效果的提升,企业财政资金无法真正发挥出优势,甚至造成虚构支出,严重违反财务管理相关规定,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费用预算管理方面,监管力度偏低,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也无法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最终导致重复或者无效监督,浪费了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要全面改革,提升费用预算管理有效性。

  3.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策略

  3.1合理制定预算目标

  企业在组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期间,预算管理委员会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围绕各个部门上一年费用情况、预算评价等,并在充分考量本年度业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预算编制。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在内部或者子公司等方面,财务和业务数据都要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汇总,从而为预算目标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4]。

  企业在对外部信息进行采集期间,因为要主动进行搜索,所以为了能提升采集的效率,可以合理运用爬虫技术,高效地收集信息。同时,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整合起来。借助这种方式,在对预算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上一年的费用合理应用,对行业供应商报价进行精准预算,并客观分析外部数据,诸如对标数据等。在收集完信息之后,要继续应用大数据技术,围绕企业的实际发展战略目标,通过财务共享云平台,将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编制出来。在对预算目标制定期间,需要从不同方面考虑,诸如直接人工费用、间接材料费用等,合理预算。此外,在包装以及广告等方面,也要科学制定预算目标,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确保为费用预算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奠定基础。

  3.2合理开展预算编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基础,如果是对滚动的预算方法加以运用,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期间,要将企业预算编制相关政策作为依据,并在明确费用预算目标的前提下,依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深入分析企业的上一年度费用,或者分析企业上月的费用数据、预算评价结果等。当对企业的费用情况完全掌握之后,对大数据爬虫技术规范使用,快速采集企业外部市场的数据,并围绕定产的政策和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预算,确保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一致,从根源上增强预算编制质量效果。

  通常,预算编制不仅指企业经费的支出计划,同时也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在编制预算期间,要在满足我国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树立共同参与理念,制定符合企业真实情况和发展需求的预算体系,本着统筹兼顾、勤俭节约的管理原则,在确保正常经费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有限支付,提升编制有效性。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预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会被人为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行性。但是,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支撑下,并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生渗透到预算编制中,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数据信息利用,借助聚类算法,掌握企业全部消耗量等信息,并将此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供应商进行选择,采取统一采购,将事前预算管理工作做到位,确保在规避管理问题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价值也能持续提升[5]。预算编制完成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加大检查力度,认真核实编制结果,确保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能更加高效。

  3.3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依据开展费用预算管理期间,要想实现管理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除了要合理对预算目标进行制定,科学对预算进行编制以外,也要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对各部门资源化合理配置,科学地规划与发展,满足现代社会效益主体,以绩效为基准,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深入开展费用预算。在开展费用预算执行工作期间,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预算审批工作。通常,在预算执行工作开展前期,预算管理委员需要发挥自身的能效,将预算审批工作做到位,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不会受到影响。当预算审批工作通过之后,要将其中各项加以落实,贯彻到各个部门中,与企业各项生产活动高效地衔接在一起。

  (2)预算控制工作。针对企业而言,各部门在对预算执行期间,在费用的报销上,应该把原始凭证的电子件借助移动网络等,对信息数据进行高效传输,让数据能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保存。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对比企业实际业务数据与预算指标,并将对比结果作为依据,合理设置报警阀值。比如:企业在组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期间,可以将预算的90%当做报警阀值,在开展相关业务的时候,一旦超过了既定的要求,会自动触发报警,而费用预算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接到警报,自动向财务共享中心稽核部门、审批部门作出示警。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期间,可以将示警信息作为基础,并在明确业务开展现状的前提下,客观合理地作出项目报销的批准选择。稽核组在工作期间,应该强化对原始凭证的稽核,将原始凭证的扫描工作做好。当上述两项工作都结束之后,才可以开展后续的资金结算工作,提升工作有效性[6]。

  (3)科学对预算作出调整。在对预算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对滚动预算方式进行合理使用,在综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调整每个月的预算情况。另一方面,在进行费用报销环节,如果出现超过预算的情况,必须合理地进行调整,确保能将问题高效解决。经分析,滚动预算方式的有效利用,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波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3.4高效开展预算考核工作

  企业各部门会获得财务共享中心结算给予的资金拨付,在此期间,企业预算部门应将归档工作做好,之后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同保存,作为历史数据,并根据年度预算数据,合理地作出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共享中心。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企业在对费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还要将评价和考核工作做好,依照企业现状,构建健全的评级体系,诸如平衡计分法等。在体系建立期间,编制的部门应该是预算管理委员,结合年度费用预算管理流程,科学地对评价进行设置。并且,在预算进行评价期间,还要对大数据爬虫技术加以运用,对同行业企业费用预算管理展开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好本企业费用预算的横向对比工作。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惩治,将预算指标以及预算实际执行结果进行对比,构建完善的预算激励制度,提高员工自觉性,强化预算执行效率,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效地实现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7]。

  3.5创新优化信息系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优化信息系统,不断优化财务共享服务的创建思路,保证财务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同时企业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持续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优化信息系统,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功实施提供保障,如企业资源管理计算系统,网上费用报销系统、银企互联系统等作为全新的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的主要应用系统。与此同时,针对内部所配置的信息系统,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注重对系统的优化创新,打造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的整体水平。

  结论

  综合而言,依托于大数据时代,在组织开展费用预算管理期间,必须强化对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保证企业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该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基础,在对当前费用预算管理问题成因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借助科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有效规避管理问题,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俊霞.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J].现代商业,2017(15): 144-145.

  [2]罗娟.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策略[J].财经界,2020(29):157-158.

  [3]林殷.财务共享服务下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探析[J].首席财务官,2021(13):199-200.

  [4]唐琦,姚晓林,官毅.“大智移云”背景下RPA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探索[J].商业会计,2019(24):118-121.

  [5]李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问题研究——以中铁下属D公司为例[J].IT经理世界,2020,23(9):134-135,140.

  [6]张瑞丽.大数据时代下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51,53.

  [7]时小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探究[J].环球市场,2019(24): 70,72.

  作者简介:贺春桃,硕士学历,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邮箱:44587900@qq.com。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