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适宜的教学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教育家(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中把“给幼儿提供准备好的教学环境”做为其核心思想。她强调教师应成为环境的准备者、保护者和管理者。秉持着“为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发展”这一理念,我们对幼儿的活动室做出了静态和动态的观察与推断,在实践中改造教学环境,营造美观、宽敞、有序、丰富、温馨、便于幼儿生活、活动、以幼儿为本的环境。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大纲(试行)》所要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适宜的教学环境对幼儿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适宜的教学环境满足了幼儿内在的需要

  从孩子们积极的活动,投入的操作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环境的喜爱。活动室中的教具框中的操作材料既丰富又富有层次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常常在离园时间,还听到有的幼儿对自己的父母提出,还要在活动室的要求。孩子们比以前更喜欢上幼儿园了。家长们欣喜的告诉我们,每当星期六、星期天时孩子总是问“我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呀?”每当在室内自由操作时间结束要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宁可放弃玩滑梯的时间要求继续他操作的活动。5岁的刘媛媛选择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拼图,这是一个由10片、20片和40片小图块构成的由易到难的拼图。刘媛媛如用了20分钟把10片、20片的组合拼好,接着拼40片的拼图,由于数量增多拼接的时间慢了下来。到自由操作结束时间了她仍然没完成。

  其他幼儿已经将自己选的玩具收拾放回原处,她仍在坚持。我走上前问她:“刘媛媛,老师帮你保留拼图,明天来接着拼好吗?”她摇头。我又问:“你不出去玩滑梯了吗?”“我不去了。”她说。12分钟后她终于完成了拼图,嘴角露出笑容。

  2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发展了

  2.1活动室的操作材料在不知不觉中满足、培养了幼儿的秩序感。

  活动室中的操作材料摆放都有序、有规律、整整齐齐。幼儿在取、放操作材料时在感受着秩序:把积木从小到大取出,从大到小放回……他们懂得了用完材料放回原位,材料摆放应有序、整齐才漂亮。一次,一位大班毕业的幼儿--钱文静的妈妈找到我说,一定要把她第二个孩子送到我幼儿园。我问为什么?妈妈激动的解释,钱文静和她在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说明:前者知道整理好自己衣物,摆好鞋子才入睡,后者的衣物则全靠父母整理收拾,常把玩具东丢西放的……因此,她一定要让她的小女儿上我幼儿园。

  2.2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

  幼教工作者都清楚跟人的智慧,最紧密相关的其中一项运动就是手的运动。手的发展意味着自我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我们将生活教育物化为可动手操作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丰富且具有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自己所选择的材料。他们的动作更协调,甚至可以说更精确了。如剪的活动:小班学习使用剪刀、取放剪刀、用剪刀剪短线;中班幼儿用剪刀沿螺旋线、锯齿线做剪的练习;大班孩子们沿着各种线条轮廓剪着美丽的图案,制作立体手工。他们的剪纸作品可以边缘光滑并和轮廓线完全吻合;他们可以用毛线针缝纽扣,在泡沫盘上缝出精美的图案;他们还可以用小手迅速的穿脱衣物,折叠衣物、被子;在进餐时,使用大勺子、小勺子、筷子正确的取拿自己喜爱的食物……

  3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注意力的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内部需要满足的表现。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孩子的注意是被适合他兴趣的东西所吸引。它不是教师所‘唤’起的”。活动室中丰富而有变化的材料不断成为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专注于材料。4岁半的张倩选择了一项“穿彩色珠子”的活动,她一粒粒将塑料珠穿起来。这其间,温月小朋友端着“夹玻璃珠”活动的材料从她身边经过,一不小心将弹珠打翻在地上。令我们惊叹的是,巨大的声响,散落的弹性并没有分散倩倩的注意。她甚至头也不抬的继续穿珠,直至把绳子穿满,然后收拾好放回原处。总共穿珠时间23分钟。“专心是儿童品格与社会行为的全部基础。”注意力不稳定是幼儿在现阶段体现的年龄特征。由以上例子可以发现,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孩子在专注的过程中主动的积累经验,发展了自我。

  4幼儿的意志品质也消然萌芽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自发的教育活动》中谈到:“当儿童能够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择其所爱时;当他梦寐以求的某些工作正被别人玩耍,而他学会了安静等待时;当他长时间专注地操作并纠正教材里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时……他已经做出很多‘意志’行动。”

  意志品质中的一种自发的基本品质,人与人之间表面关系和社会大厦都建立在此之上。这个品质就是“连续性”。这种品质也已渐渐出现在孩子们身上。6岁的左清华选择了结构工作--“搭小屋”。这是一个由90多块小木块和20根木条及小门、小窗构成的建构工作。第一天,左清华用了1小时零25分的时间将原来被其他幼儿搭好的木房子一块块拆下放入小篮,再重新一块块叠起墙面;我们将她的作品保留。第二天,左清华继续在昨天的基础上安装窗、门、栅栏和部份房顶。用了1小时零8分。第三天,左清华用了12分钟将剩下的屋顶小心的安装好。“终于成功了!”他高兴的叫了起来。旁边的小朋友也跟着他一起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正是这一件又一件的事实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感受到孩子们的力量。总而言之,环境是生命现象的第二因素,它可以促进和阻碍生命的发展。做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