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之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口算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08 15:10
摘要: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口算的过程中,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口算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数学素质。本文阐述了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及应用效果。
在小学数学阶段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快速思考能力、运算能力,还能为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期的数学学习铺好路。因此,在小学训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得学生口算正确、快速、合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教师的目标。
一、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口算练习方便快捷,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复杂的数学学习中,适当的口算训练可以活跃学生们的思维,而且在口算练习中,学生们可以很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老师对其适当地引导可以提高每一个同学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通过口算练习能够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准确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学生要对题目进行认真的阅读,看清楚题目中的符号与数字,然后思考解题的方式与计算顺序,最后才能得到答案。这个时候口头计算就可以对其进行快读运算得到答案,在学生们做题的时候大大提高做题的效率与正确率。
二、培养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意义
1.提高运算能力,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口算是一种需要眼脑并用的计算形式,当看到一道题目时,学生必须飞快地看清题目,接着在脑内快速进行计算。因此,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大脑转速。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最适合雕刻的时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处于发展的状态,在这个时期将口算能力训练好,不仅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好处,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还能为未来的数学学习铺好路。
2.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看到题就开始动笔,很少先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加方便、更加快速的运算方法。但是通过口算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找到运算方式,从而提升运算速度。口算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一看、二想、三算”,而不是拿起笔就开始算,因此在训练口算能力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让学生学会找出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规律,通过简便的方式将答案计算出来,使得运算能力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练习口算的兴趣
在进行口算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听算、视算、卡片图标和口算游戏等,让课堂教学变得多样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打好口算基础。例如,在青岛版数学教材中,一年级小学生们第一单元就是学习《1~5的认识》这一内容,老师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实施直观教学。在课前,准备一些学生们喜欢的物品和图片,在课上让他们通过摆小棒、看图片、数物品等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数感。在学习1到5这几个数字的组成和分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使用学习工具与老师对口令,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等。让他们在通过看、听、想、做等活动,来对1~5的数字的组成和分解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打好准确计算5以内数字口算的基础。
2.教会学生们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将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放在首位,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加法和乘法口诀,这是学生们学习口算的重要前提。只有牢记这两个口诀,才能给进行快速准确的口算加减乘除法提供坚实的基础。比如,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让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要将这些数字牢记于心,夯实学习除法的基础。
3.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口算规律,切实提升口算水平
在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课本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从数学课文中挖掘规律性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认知口算规律不断提升口算能力。例如,在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中的“9加几”这一小节时,就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将9+1=?…9+9=?的计算题目列成一竖排,让学生观察后展开计算并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学生总结后发现,每道题目最终答案的十位数上都为1,答案的个位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当学生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在遇到9加几的题目时,大脑中就会立刻在答案的十位数上出现1,而后在第二个加数上减去1后放到个位数上就是答案,比如9+8=?题目一出,学生依据这一规律很快就说出答案为17。
4.将游戏融入口算训练,培养学生口算兴趣
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虽然抽象思维已经逐渐开始发展,但是仍然需要有具体事物作为支撑。因此,在培养其数学口算能力时也应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先采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给学生打开数学的大门,之后再不断地融入关于口算的要素,通过将口算训练与游戏相结合,从而增强训练的生动性与形象感,提升学生的口算兴趣,为后期的口算训练打下基础。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设置简易的操作用于配合学生,根据口算训练为主,游戏为辅的概念进行训练。
5.对口算规律进行整合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因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单纯的通过口算游戏是无法掌握口算技巧的。因此,在培养小学学生的口算能力时,应依靠教师进行引导及分析,通过对口算规则和方法的趣味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口算规律。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理解凑十法,教师可以将算法与现实案例进行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如:“同学们,假设可乐是10瓶装一箱,家庭聚会完后,两箱可乐一箱剩下9瓶,一箱剩下3瓶,请问总共剩下多少瓶可乐?”根据这样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给学生提问,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便会想到“9+1+2=12(瓶)”,这也便是凑十法的直观表现。通过对数学题目进行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其算法,这样便会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运算,从而提升口算速度。
综上所述,学生的计算能力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同时,计算能力也是高阶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万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学周刊,2016,1(2):146-146.
[2]马荣辉.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体会[J].学苑教育,2018,3(4):5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