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古诗词
  • 发布时间:2022-06-14 19:31

  引言: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诗词内涵丰富,语言文字运用巧妙,短短的篇幅便可造就不一样的意境,进的达到抒发情感、体现价值观的效果,相比现代文,古诗词具有鲜明的特点,其语言干练,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强,蕴含了人文元素、传统文化,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1 重视古诗词教学的价值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每一首古诗词都向人们传递了独特的意境,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美育、德育的双重教育价值,重视古诗词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能力,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重视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对于学生后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古诗词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诗词鉴赏、学习、感悟,可以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元素也是一个剖析、审视、认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拓展自身的文学思维,开拓自身的眼界。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对古诗词的情境、意境、艺术内容、情感、价值体现进行分析和剖析,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在学生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文学鉴赏可以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和写意手法,依托一定的鉴赏交流活动,能够系统性的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写作,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古诗词不仅仅在于文学欣赏,更多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学生正式进入小学之前,会学习一些简单的诗词、儿歌,为后期的诗词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低年级的诗词内容较为简单,但选材一般都十分经典,逐渐过渡到高年级后诗词难度逐渐加大,在接触简单的诗词的中低年级阶段,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和可塑性都较强,但学生的认知不强,所以诗词小学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预期学习目标前进,构建适合自己的诗词学习方法,因此, 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近几年,教育改革之下语文教育领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教育的现象,这表示了教育开始逐渐关注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然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过程中,对诗词教学并不重视,其主要原因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当下学校更注重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教师更看中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实现,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学就难免忽视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提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育既要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知识积累,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古诗词教育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活自身情感认知和思维,所以当前的诗词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和学校未能把控教育的核心理念,缺乏对教学方法应用,过于注重学习成绩个,传统应试观念过于深入,未能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上,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3.1 反复诵读,感悟其中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逐渐深明古诗词的含义,并体察其价值观和情感,诵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古诗词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借助一定载体加以助力,如音乐、情境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的体会到古诗词的内涵,感悟其中的情感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进行诗词诵读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阐述,指导学生进行三次的诵读,首次诵读,了解古诗词大概含义,二次诵读,对古诗词细节、重点词词语进行分析,三次诵读,体察情感价值,经过三次的针对性诵读,让学生分层理解体古诗词内涵,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诵读时,教师可以指导一边诵读,一边联想与古诗词相关画面、情境,并在诵读结束后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对古诗词中人物、情境等元素进行初步分析,从而逐步的体察古诗词思想和主旨。诵读要注意语调的把控,适当放慢节奏,投入情感进行诵读,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时,通过三次的诵读活动指导学生了解古诗词情感价值,第一诵读时,了解古诗词大致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在诵读完成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诗词中所包含的画面,在二次诵读时,让学生结合题目,剖析作者写作的目的,并尝试分析诗词情感,最后一次诵读,教师鼓励学生深刻分析人物情感,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主旨。三次诵读,层层递进,紧密相连,在首次诵读时,学生在注释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下指导了这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景的诗词,在第二次诵读时在此结合注释,联系题目,全面的看待诗词,大致了解到诗词是为作者为好友而写,第三次诵读通过深挖,分析学生能够感悟到对友人深情的眷恋之情。

  3.2 深层阅读,分析其中价值情感

  深层阅读是对古诗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分析,对古诗词情感、思想的把控更加的清晰、到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阅读,指导学生分析其中包含的写作手法,分析其中的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可以全面的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情感、价值。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从诗词的语言风格、主题、表达手法、创作风格、背景、作者处境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古诗词的这些元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层理解古诗词,感悟古诗词的思想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深度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对古诗词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优化古诗词教学质量。深层的古诗词学习可以从语言魅力和情感元素入手,很多古诗词的语言运用都极为巧妙,具有点睛的作用,体现了不同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点睛之笔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中内涵。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重点词语、语言风格、写作手法、作者处境等进行一一解读,分析其中的精巧之处,了解不同元素在整个古诗词中作用,最后在分析诗词主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古诗词的点睛之笔与主题充分融合,进而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通过多次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析了作者身在异地,远在他乡,孤独异常,一个“独”体现了作者的处境,也表现了作者的心境,通过美好的诗词意境更加凸显了作者的孤独、凄凉的处境,思念之情跃然纸上,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分析,学生逐渐的感悟到了诗词所包含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思想达到共鸣,从而提升了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3.3 灵活利用多媒体

  诗词往往带有鲜明的主题,引人深思,具有教育意义,带给学生或是生活的向往,或是精神的激励,所以深挖古诗词主题,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指导学生深挖古诗词主题,通过视频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立体的诗古诗词课堂,教师可以整合各种不同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兼具视觉和听觉的古诗词课堂,多媒体为古诗词学习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要灵活利用多媒体,丰富古诗词课堂形式。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空间和时间,引入更加丰富的内容,开拓学生眼界,同时,也可以依托托媒体布置课外古诗词鉴赏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古诗词。例如,在学习《十五夜望月》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动态的诗词情境,利用视频播放是十五的圆月情境,并适当融入诗词思念的意境,借助一定的轻音乐,激发学生思念之情,从而让学生在动态视频和轻音乐中结合诗词意境体会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课外相似诗词,如《八月十五夜玩月》,与教材内容相比,都是借月寄托情感的诗词,教师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分析诗词,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同主题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懂得把控课堂节奏,积极和学生进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能一味的依靠多媒体。

  3.4 联系生活,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诗词学习不仅仅是文学鉴赏个,更多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丰富的诗词阅读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诗词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内涵之美、意境之美沁透人心,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诗词中的素材和灵感均来自于生活、诗人平生经历、所感所悟,所以在小学古诗词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联系生活,将诗词和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理解诗词,在诗词中寻找生活的缩影,才能深刻地理解诗词。将诗词阅读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构建生活化诗词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想、思考,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结合不同诗词额特点,可以引入生活元素,或是创建生活情景,确保学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理解诗词所传达的文化、精神、意境、内涵,最终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静夜思》一课时,在学习这一诗词时,为了体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围绕“寄情相思”展开生活化联想,从诗词过渡到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诗词的影子,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所传达的思念之情,如生活情景如下:“我们常常会看到月亮,一般月亮代表着深深的思念,因而人们都在盼望月圆之夜,依托同一轮圆月,寄托相思之情,我们更有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的节日,想象一下身在远方的亲人,在何方,是否也望着月亮在思念着自己的至亲”,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思念之情,然后逐渐过渡到诗词上:“静夜思也是一首寄情相思的诗词,作者同样借月亮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我们来学习一下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通过初学诗词,哪些词、句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通过一番探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在一番学习阅读活动后,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5 重视合作交流,分析诗词情感

  小学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从诗词本身入手,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探讨,让学生对诗词有的新理解和感悟,全面激发学生的诗词兴趣,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不仅可以理解作品主题,也可以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诗词学习效果,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引导,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对诗词的意境、美学元素、情感价值等进行讨论,同时深刻分析诗词的布局、文化价值等,从不同方面解读分析诗词,可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认知,有利于提高诗词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宿建德江》一课时,教师可以诗词为核心,设置不同的问题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作品的情感价值、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刻剖析,如主题、诗词背景、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诗词,通过实践探讨活动逐步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升核心素养,这首诗以舟泊暮宿为背景,通过“愁”字,借景抒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寻找出点题之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经过学生的探讨,学生一致认为诗的首句“移舟泊烟渚”具有点题的作用,点名了题目,且为后续的写景抒情作了铺垫。通过一番讨论和学习,学生对诗词有了新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6 图文结合,深化理解

  教学改革背景下,教材的编排更加灵活,由于诗词难度较高,所以多数诗词都配上了相应的插图,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插图的应用,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个人提升。每首古诗词都附有对应的精美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阅读中灵活借鉴,实现和文章的融合阅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多数学生对图片的兴趣都较高,所以教师要重视插图的应用,促进学生诗词的理解。诗词所配的图和诗词有着直接的联系,重视图的解析,会对诗词主题有基本的了解,对理解诗词的作用极大,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教师将图文加以融合,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文字上,继而理解诗词。例如,在学习《出塞》一课时,本文的插图鲜明十分具有特色,是诗人纵马出塞的图片,但是诗词却较为生涩难懂,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诗词,在学习诗词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学习插图,结合诗词题目展开联想,猜测诗词所讲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接着进行图文融合学习,对插图进行理解、分析后,接着从插图过渡到诗词,深刻理解诗词,经过诗词和插图的双重理解,学生对诗词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了解了诗词的大意,也可以体会到诗词的情感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学习的法,依次推进,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插图和诗词,先对插图进行细致的观察,解读插图,结合插图分析诗词,并翻译诗词,再通过联系上下文,对诗词进行整体的翻译,进而提升学生的诗词理解能力教学效率。诗词教学中,从简单到复杂,教学层层递进的,诗词探索和学习极具层次性,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式的诗词学习,不仅掌握了诗词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培养了自身的核心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深入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