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涉藏地区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20 17:38
劳动教育是我国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还未能得到一些家长的高度重视,存在着家庭劳动教育理念不当、实施不足和效能较低的问题。本文从涉藏地区家庭幼儿劳动教育的现状出发,总结涉藏地区家庭劳动教育取得的经验,从而提高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质量,达到全面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教育目标。
劳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从小开始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年龄越小的幼儿劳动意识可塑性越强,劳动教育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家长还要高度重视开展劳动教育,把握正确的劳动教育方式,能够充分运用区域特有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区域文化,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1 涉藏地区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家庭教育质量待提高
随着近年来涉藏地区与内地经济交流增加,涉藏地区居民多选择外出务工,很多涉藏地区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惯。不少涉藏地区幼儿家庭教育具有隔辈教育的特征,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之间有较大差异,外出务工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处在空白状态,使得不少幼儿存在生活、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困惑。隔辈教育使得幼儿在溺爱的环境里长大,幼儿成长在“温棚”里,吃、穿和基本家务都是家长代替了,幼儿的没有劳动意识,生活自理能力不高,影响了幼儿成长。不少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缺乏必要的教育意识,不能把握有效的教育时机,没能设置必要的教育情境,没有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达到教育幼儿的效果。
1.2 家庭教育理念较落后
涉藏地区家长的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当前90后家长有本科以及上学历的占比不高,大部分家长仅有高中学历,实际负责幼儿教育的隔代人的受教育水平更低。由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难免力不从心,家庭教育方式较为传统,有时未能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例如,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理念,不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存在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不少家长生怕孩子累着,采用事事包办的方式。还有的家长怕麻烦,为了省时间,不愿望教导幼儿练习劳动技能,也没有以有效方式让孩子体会劳动的愉快,没能将劳动教育与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和锻炼幼儿身体等紧密联系起来。
1.3 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
涉藏地区近年来的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涉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一些藏区牧民渐渐地搬进了城市。随着涉藏地区生产劳动形式的改变,孩子们更难以有机会参与到生产劳动当中,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式也显得较为僵化。例如,有些家长仅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但是过于注重劳动的结果,不注重劳动过程的指导,未能让幼儿在劳动时体会到乐趣。首先,家长起到的示范作用不足,未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劳动示范,不注重进行言传身教,家长未能指导孩子的劳动操作,不注重让孩子自己动手琢磨和积极参与实践。其次,有的家长过到担心孩子的安全,过于害怕劳动教育量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伤害。还有的家长未能积极运用游戏、观摩、模仿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或者常表现出父母要求孩子参与劳动,但是隔代人却阻碍孩子参加劳动的情况,致使孩子在劳动时虎头蛇尾,做事拖拉,致使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
2 劳动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重要意义
2.1 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劳动教育是围绕劳动开展的一系列培养劳动习惯,传播劳动知识,帮助幼儿获得劳动能力的教育。这一教育过程不仅会让幼儿掌握劳动方法,而且有助于幼儿在劳动中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间接锻炼幼儿身体,全面优化幼儿的身体机能,包括锻炼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增进神经系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等。可以说劳动教育是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是一种激发幼儿潜能和全面锻炼幼儿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幼儿实现身心能力的飞跃式发展。
2.2 优化幼儿思想情感
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心素质,还可以让幼儿在劳动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加幼儿的自信。当幼儿获得劳动成果时会产生喜悦感,获得劳动的成功感。通过劳动教育还可以锻炼幼儿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幼儿勤劳的美德,促使幼儿学习怎样克服困难。劳动教育是一种体验性教育,通过劳动可以反复锻炼某些技能,并且有助于家长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促进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劳动教育还可以进行文化渗透,有助于将藏区特有榜样故事传授给幼儿,达到进一步培养幼儿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操的效果。
2.3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劳动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智力,实现脑力与体力的协同发展。劳动的本质是改变世界,劳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不断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首先,劳动是改变自然或生活环境的工作,劳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魄,树立幼儿的信心,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思考意识,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劳动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推动幼儿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引发幼儿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促进幼儿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更有效方式。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既加强了对幼儿劳动实践的指导,又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促进幼儿按照美的法则主动开展相关实践。
3 家庭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遵循的原则
3.1 创新劳动教育理念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劳动教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不但要重视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又要掌握正确的劳动教育方式,强调家长发挥正确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幼儿园叫创建劳动就业基地,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例如,应当把握幼儿的劳动兴趣,重视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好奇心,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开展符合幼儿身心能力的劳动活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还要具有多样化特征,通过多种劳动教育形式达到培养幼儿人生观,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效果,通过劳动实践优化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家长还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应当把家庭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让幼儿在家长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要让幼儿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人力劳动带来的伟大成就,从而在幼儿心底树立崇尚劳动的意识,最终达到培养幼儿正确劳动观,养成劳动习惯的效果。
3.2 促进身心教育融合
劳动教育必须是身心一体化的教育,既要让幼儿参与劳动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优化幼儿的认知。首先,劳动教育应当从幼儿的身心特征出发,根据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特点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切忌家庭劳动教育单纯理解为做家务。其次,幼儿劳动教育应当以培养兴趣为主,力求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家长更应当成为幼儿劳动的示范者和鼓励者,应当陪伴幼儿一起进行劳动,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三,劳动教育还要保持足够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例如,把劳动教育与幼儿的“过家家”游戏结合起来,从而让幼儿直接感受、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形成丰富的劳动经验,获得对劳动的初步认知。总之,劳动教育还要实现劳动与心理发展的融合,从劳动引申出更多的教育机会。
3.3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为了让幼儿看到劳动的成果,获得劳动的成就感,需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展示劳动的价值,保证家庭劳动教育具有生活化特征。例如,家长可以从幼儿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收餐具,自己摆放小板凳做起,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劳动教育应当具有“力所能及”的特征,强调从简单的初级劳动逐步向复杂的劳动前进。生活化的劳动教育还可以把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结合起来,以及培养幼儿的统筹时间能。家长还要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通过近距离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意愿和兴趣,如有困惑或疑虑的时候,及时给与指导,不能因为困难而消减幼儿劳动激情。家长还要带领幼儿走出家庭,去具有藏区特色的牧场等参观或参加一些劳动。总之,家长要指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劳动常识,从而达到锻炼幼儿意志品质,让幼儿感知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涉藏地区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4.1 创新使用多种劳动教育方式
劳动教育应当保持实践性、趣味性、生动性、互动性等特征,强调开辟幼儿力所能及的实践空间,达到持续进行劳动教育实践的效果。家长还要结合涉藏地区的实际环境,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劳动教育。例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特定区域开辟田基地,让孩子们主动参与种花种草实践当中,开展春种、夏管、秋收和冬藏主题实践活动。家长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特有放牧、新培植的果蔬园地等进行劳动教育展示。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不断提高劳动意识和积累劳动经验。除了专门的劳动教育以外,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保持勤劳动、爱劳动的积极心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通过讲有关劳动的故事,唱歌颂劳动的歌曲培养幼儿的主动劳动意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还要让幼儿在一些饲养小动物的活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家长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劳动游戏,让幼儿参与趣味性的艺术创作活动,达到进行劳动意识熏陶的效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具有情境化、故事化和趣味化特征,能够通过视频或记录片等幼儿进行引导,鼓励幼儿进行模仿实践,从而达到积极开展主题性质劳动教育的效果。
4.2 在生活中学习实用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必须具有生活化的特征,通过生活化的劳动实践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人格品质,以及最终形成劳动技能的效果。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观看有关美食文化的视频,让孩子了解一粒米的制作过程,不仅展示粮食的春种、夏忙、秋收一年的艰辛,还要展示粮食的加工、蒸煮等过程,再配合这些劳动实践视频讲授粮食的来之不易,由此树立幼儿不浪费粮食的意识,达到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效果。然后,让孩子们协助家长进行酥油的制作。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讲解酥油的历史,以及与酥油有着的传说等,懂得酥油的珍贵,并且让孩子们品尝自己动手用酥油制作的糕点等。这一过程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民族文化熏陶,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要习惯,在劳动中感受粒粒皆辛苦,教育幼儿珍惜粮食,懂得感恩,进而树立了孩子们的节约意识。
4.3 结合藏区发展开展劳动教育
家庭劳动教育应当结合当前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切实发挥藏区劳动教育资源。家长还要通过身边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展示劳动的重要价值,树立幼儿劳动改变一切的强烈意识。例如,家长可以结合近年来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生态理念进行劳动教育,鼓励幼儿不浪费资源,自主开展废物回收利用的劳动实践。或者就藏区近年来使用的清洁能源设备,新建楼房使用的节能环保材料,或者现有节水灌溉设施进行教育。例如,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草场的新型滴灌设备,展示滴灌设备作业场景。例如,以图片或视频展示牧民在马场撒料喂马场景,再展示现代撒料车自走式喂料场景,讲解撒料机不仅节省畏料,而且可以减轻牧民的劳动负担,让幼儿感受到科技对于改变生活的作用,树立幼儿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家长还可以开展藏区特有的手工艺制作传承活动当中。既通过故事或实物展示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又促进幼儿动手参与实践,让幼儿在具有藏区特色的传统特色工艺品制作中养成爱劳动的意识。
4.4 构建家园教育结合互动机制
家庭劳动教育离不开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家长还要保持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一致性,实现幼儿园劳动教育向家庭劳动教育的广泛延伸。首先,家长应当基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在幼儿园展示劳动技能,提高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其次,家长应当积极带领幼儿参与教师布置的劳动教育活动,结合幼儿园教授的劳动技能进行家庭实践,在家里要指导幼儿进行基本的家务劳动,帮助幼儿在更多亲身实践中积累劳动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第三,家长还要参与家长课堂的学习,掌握幼儿园传授的一些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自觉贯彻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方法,掌握好家庭劳动教育的节奏,提高家庭劳动教育质量。第三,家长应当积极通过微信群向幼儿园其他同学或教师展示幼儿劳动的成果,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从而推动幼儿主动参与到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当中。总之,家长应当配合幼儿园教师开展一以贯之的劳动教育,保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的一致性,共同形成对幼儿良好的教育影响,在家园互动中全面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面向幼儿的家庭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还要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在劳动教育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切实运用好家庭教育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保持家庭劳动教育的多样性和实践性,能够开展好主题化、社会化、实践化的劳动教育,达到全面培养幼儿劳动意识,提升幼儿劳动能力,在劳动中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劳动教育在涉藏地区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策略研究(课题审批号GS[2021]GHB066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