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建模思想是应用数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数学建模有较强综合性与实用性的特点,数学建模教学能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意识、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数学建模的实践性强,学生缺乏兴趣,而数学建模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理念下可增加数学趣味性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及团队合作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学习视角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
一、数学建模的定义
数学建模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问题进行假设和抽象化,利用工具把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部分人觉得数学建模与应用题很相似,但二者是区别的。相比应用题,数学建模涉及物理、化学、地理、天文等多个领域,而数学建模的题目比较灵活,可根据问题获取数据并解决问题,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且数学建模具有不同的答案,能根据模型的可行性和全面性选择答案。
二、项目学习视角下
项目式学习是探究和解决复杂、真实的问题,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发展成熟,已有一套完善的体系。项目式学习的成果知识类的显性成果和综合素养发展的隐性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探究计划、项目反思、过程日志等体现学生合作沟通,项目化学习评价用传统的纸笔测试、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过程等多元化评价去引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数学建模活动与项目式学习在教学内容上都能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注重过程性的教学评价。项目式学习构建数学建模活动课堂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社会的广泛需求.新课标中提升了数学建模的比重,数学建模教学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建模活动及思想在中学生中传播少,中学生缺乏数学建模能力。原因有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活动重视教学理论研究而实际应用与投入少;教师不了解数学建模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解题;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学习的教材与辅导书种类少。学习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及想象的能力,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数学建模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拓展能力。对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四、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下面问题,为后面提出 “项目式学习理念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做准备。1、建模学习内容忽视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讲解时考虑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首先让学生克服畏惧,在保证基础上,合理设计题目让水平好的学生自由发挥,再探索适合的学习思路。2、建模教学过程学生体验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重视,没有解决建模题目的思路,学生表示教师讲题时,只是针对题目展开计算,感受不到数学建模思想。3、建模学习知识抽象、缺乏趣味性。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建模学习知识抽象,做完题目后也不理解题目的考查意图。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点相联系,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4、建模学习过程中师生间合作少。学生缺少对题目类型总结的经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灌输式教育,教师因时间少而略提的总结,许多学生也忽略总结。
五、融入项目式学习理念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
(一)增加数学项目的驱动性:提升数学问题情境的认识能力。驱动性好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会循序渐进的思考问题。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确保项目情境是围绕学习目标和项目主题,未脱离学生的项目课题研究;其次,在创设项目情境时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课题研究内容,师生共同收集数据信息,共享思维成果,维持兴趣,体现了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
(二)完善课题计划,增强数学猜想假设。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项目设计是项目学习的前提,项目探究的导向,指引探究实践活动。首先完善课题计划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课题设计中渗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师丰富学生的知识,自身需具备全面、广、深的知识储备。其次,注重发散方法的训练,从多方向、多层次开展项目设计,开发学生潜能,使课题计划更加完善。最后,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发散点。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项目学习资料时,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发散点,学生思考对数学知识,强调开放性,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研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完善项目活动,监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首先教师要进行项目教学能力培训、搭建平台。增加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师应转变知识的教学观念,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基础差的学生,要一起分析问题,基础好的启发引导,积极拓展。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学生自主决定进行项目任务分配和选问题解决的方案,规划项目时间,如何项目展示和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空间。
(四)教学反思。数学建模活动是中学数学人教版的新增内容,与传统函数模型应用的教学不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升创新思维,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标准。项目评价中,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数学结果的反思与评价,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思维,系统反思研究结果,优化评价方法,完善全面数学项目评价机制,深化全程评价,增强学生的项目反思与评价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陆富城. 中小学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9.
[2] 曾妍青 林友慧 陈雪妍. 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117- 11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