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小学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现状,难点,路径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34

  张文娟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段玉裁实验小学)

  【摘要】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作业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虽在停课不停学的疫情时代,各学校重推体育作业,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后疫情时代下由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恢复,体育作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本文从体育作业的实施现状出发,通过对体育作业的实施难点和意义分析, 提出体育作业的“有契入”“有办法”“有结果”的“三有”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后疫情时代;体育作业;现状;难点;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02-01

  后疫情时代的当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何让指导意见落地?笔者认为布置适当的体育作业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空间,这对于强化青少年体能锻炼、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质实现全面健康成长而言,意义更是毋庸讳言。

  一、后疫情时代小学阶段体育作业的实施现状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评价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常州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常州市教育局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启动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估工作。在此推动下,常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非常重视,不断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体育课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不断开展学生课余体育运动,布置体育作业等。

  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疫情下,体育线上教学成为新模式,各学校纷纷通过慕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在此情形下,体育作业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并在疫情下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后疫情时代,由于学校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体育作业仿佛又成为鸡肋,部分家长怀疑学校把自身应当承担的体育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家庭,还有家长抱怨“家庭的负担又加重了”。

  二、后疫情时代小学阶段体育作业的实施难点

  1.布置难。体育项目需要不断复习、练习,但没有文化课那么明显,且体育项目由于受到运动场所、设施设备的限制。此外,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校一些体育动作的完成需要有体育老师在旁边进行安全协助,并按要求做好保护与帮助。而在家庭中这些措施很难保障,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下,由于学校对体育作业的要求有所改变,由此显得布置更难。

  2.完成难。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一方面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无法正确理解实施体育作业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体育作业一般都是由学生在家庭或家庭周边完成,场地条件有限,影响了运动效果。再加上后疫情时代下家长对体育作业的认识有偏差,大都已外出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学生运动。因此,在布置体育作业时如何不加重家长的负担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思考的问题。

  3.检查难。体育作业的完成是一个既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的项目,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后疫情时代下,学生往往在完成体育作业时家长还没有回家,家里的老人又不会录视频,这使得老师不能及时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不受监督,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往往会产生懈怠的心理。

  4.评价难。评判一个体育项目是否完成,主要靠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运动后心率变化及运动迁移的表现来实现,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评价学生的作业不能“一刀切”,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必须科学和严谨。

  三、后疫情时代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路径

  后疫情时代下,如何让体育作业有效开展,笔者在探寻的过程有了以下实施路径。

  1.布置体育作业要有“契入”

  (1)“入心”。“入心”是要求体育作业的布置有入家长和学生的心,要抓住家长和学生对“身体健康”“考试达标”和“评比优先” 的心理需求。如果体育作业能针对性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有了最基本的动力和积极性。比如,布置一些与学生身体发展有关、又能促进学生其它学业成绩的提高,并且又容易易操作的項目。

  (2)“入情”。“入情”是要求在布置体育作业时考虑学生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一是要针对“学生实情”。目前,我市各学校都在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体育作业的布置中针对薄弱项目安排“补短训练”,由于体育作业有家长的主动参与,学生动作要领的到位情况及运动效果情况可以得到保证。二是要针对“家庭实情”。我们在布置体育作业时要考虑项目能否减轻家长的负担,能否让家长参与其中。布置“恰如其分”的体育作业,让家长和小李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在一些家长上传的视频可以了解到,家长往往自觉地参与到室内游戏和体能训练中,还能跟小李一起创新练习方法,使练习更有情趣,更有笑点。

  (3)“入境”。“入境”是要求布置体育作业时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体育作业的练习地点一般在学生家里或家庭周边,我们在设计作业中在关联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练习的地点,客厅、卧室、社区的健身区或小花园应成为学生课余锻炼的“主战场”。因此“徒手”“小器材”“小场地”的身体练习应是体育作业主要内容和形式。

  2.检查体育作业要有“办法”

  在布置体育作业时,必须要有可操作性监督方法:一是要求学生家长在作业卡上签名;二是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上传视频;三是学生利于网络打卡;四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长进行监督。以上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体育作业检查难的问题,但这种被动式检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因此,笔者建议在作业检查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从而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同时,对学生的锻炼可以进行目标式管理,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定目标,自己写训练安排,老师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3.评价体育作业要有“结果”

  (1)过程评价。确定了对学体育作业”目标式管理后,过程评价主要是每一个运动单元后,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求学生记录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家长在记录表上对小李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签名确认,并按时上传学生体育作业完成情况视频。这个过程评价的结果可以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2)结果评价。根据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等级标准,用考级的手段促进体育作业的实施。考级的内容由易到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明确自己所处的水平,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总之,后疫情时代下,体育作业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进一步融洽家庭关系、家校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对体育作业的探索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吴献坤.体育作业值得期待[J].幸福(悦读),2021(6).

  [2]秦敏.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教学,2021(1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