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19 16:08

  排日代·艾尔肯

  (新疆洛浦县恰尔巴格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的理念与方法逐渐发生了转变,而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小学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创新理念,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班主任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 (2023)5-004-01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心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层面较为脆弱,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若是没有及时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将会导致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受到影响。小学班主任应明确认知,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合理渗透,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落实因材施教,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保证其效果,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实际情况,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意识到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加强与学生良性互动,使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距离能够减到最小,并且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方向,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 [1]。例如,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外向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先为其设置一个较高标准的目标,这样能够让他们形成谦卑的学习态度,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更进一步的完善自我,虚心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应针对他们沉默寡言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委婉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确保他们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迎接挑战,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当中。由于班级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要彻底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顺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目标。

  二、强化家校合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凭自身是远远不足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还要强化家校合作观念,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和家长就要及时沟通并对其进行正确疏导,或者也可以在班级中定期举办研讨会的方式,沟通探讨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通知家长会议方式与时间,实现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将所有家长聚在一起探讨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掌握情绪控制的方法,学会如何处理与家长、教师、朋友之间的纠纷或误会,让学生在家校联动的机制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将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告知家长,并共同探讨一下影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从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只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树立良好榜样,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班主任自身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每当发出指令或任务后,学生就会乖乖听话的去完成,可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科学合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只有班主任做好自身表率,具备良好的心态与心理素质,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不断提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要以热情饱满的状态开展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受到情绪感染和正面影响。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与理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2]。若是班主任在整堂课上不苟言笑、负能量爆棚,那么必然会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班主任要在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普及深入,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效果,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今后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怀亮.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2(33):110-112.

  [2]李霞.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名师在线,2022(25):85-8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