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策略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游戏教学,运用,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21 15:35

  马春生

  (乌鲁木齐市第114 中学)

  【摘要】游戏有着许多自身特有的优势或特征,体育游戏具有快乐性,深受小学生喜爱。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体育课堂中,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文从体育游戏运用体育课堂的重要功效出发,阐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途径以及运用注意事项。旨在为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7-035-01

  体育游戏,是游戏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是以锻炼身体作为基本的内容,并且有一定规则和制度的约束,目的是为了不断的增强人的身体状况、达到娱悦身心和陶冶情操的目的,以游戏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项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他们都会喜欢和自己的伙伴进行一些互助的活动,从游戏活动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快乐与兴趣,享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在新一轮课改和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在少年儿童身体成长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1、充分认知游戏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功效

  1.1 游戏教学能有效培养儿童的体育认知能力。认知的形成过程,一是大脑接受外界信号的过程,二是对大脑皮层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到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在接受外界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不同,这对认识的深度与广度有一定影响。孩子们是否愿意接收这些信息,也在于孩子是否对其感兴趣。兴趣产生动机,当儿童有了兴趣就会情愿参加这一活动。体育游戏与生活息息相关,贴近我们的生活,也便于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与学习热情。在游戏中,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真正体会和认识生活。比如,在游戏《大鱼网》中,一些学生扮演成撒网捕鱼的渔民,另一些学生扮演小鱼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精巧情节,了解了捕鱼这一过程,对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体会到了渔民的辛勤劳作的艰苦。

  1.2 游戏教学能有效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所追求的是人对于集体产生的适应力,作为社会一员所具有的适应力。比如:“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中具有宽容、大方、公正的品质,从而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科学证明,体育课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质的增强,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也接受了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所以,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更有助于健身,更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体育游戏中,当学生感觉疲惫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一切困难,这有助于学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培养。体育游戏中,学生你争我抢,努力拼搏。这一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那种竞争意识及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体育游戏中也存在对抗性。在对抗中,不仅有肢体的对抗,也有内在智慧的较量。比如,球类活动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预测能力,还要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也会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适应这一多变的社会。

  2、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途径

  2.1 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在体育课的基本技能训练中,有的运动由于强度大、练量大,容易使孩子们的身体受到损伤,所以初期的游戏准备活动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对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有着很强效果。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骨骼还比较软,适当的游戏和技能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不恰当的游戏会引起学生的骨骼变形和内部器官的损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掌握好度,让游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而不是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2 在体育课程基本部分的运用。小学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都是重要条件。而单纯的技能训练,如体操、男子1000 米、女子800 米跑步或立定跳远、跳高等都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能把这些常规的运动形式加以改进,转换成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形式,做到既能实现体育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又能愉悦孩子的身心,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运用要注意的事项

  3.1 游戏活动时间应有合理性。体育游戏只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体育教学服务,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分清主次关系,让本来处于辅助地位的游戏活动占了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就成了本末倒置了。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游戏的度,一定不能用体育中的游戏来替代具有技术含量和教育意义的体育教学。分清主次,才能让体育游戏为体育教学服务,会使体育游戏更有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反之,则会违背教学规律,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3.2 游戏内容及组织应有科学性。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不能很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毫无益处,那游戏本身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游戏的选择和组织必须具有科学性,而不是教师随意为之。游戏参加的人数、游戏的布局、游戏口令的设计,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在活动中,教师既要保证游戏具有趣味性,还要保证能为即将到来的体育教学做准备,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在充分考虑游戏内容科学性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如何科学地组织游戏,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进行有序活泼的游戏活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发护照重要作用,深受教师与小学生的喜爱,起到了激发体育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毅力和品质等功效。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正确运用体育游戏这一“特殊的练习方法”,为完成体育教学训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鑫.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2015,000 (043):00018-0001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