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合唱教学,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素养
  • 发布时间:2023-07-23 22:01

  刘云浩

  扎鲁特旗鲁北第三小学

  摘 要: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个人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本研究旨在探索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合唱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素养

  一、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合唱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合唱团体中共同合作和演唱音乐作品,促进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在集体中发挥各自的角色和才能。不同的声部和音域需要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领唱、和声等。这鼓励学生们理解和尊重彼此的独特贡献,并意识到每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其次,合唱教学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学生们需要通过相互倾听、配合和统一动作来实现集体演唱的和谐。这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学会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共同追求集体目标。

  ( 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合唱教学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和编排方面发挥想象力。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合唱曲目的选择、编曲和和声设计,从而在音乐表达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如节奏、旋律和音色,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音乐语言。其次,合唱教学鼓励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展现个人的艺术才华和创造性表达。学生们可以通过自由演唱、即兴表演或独特的舞台呈现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他们可以在音乐表演中展示个性和情感,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来传达独特的艺术感受,从而实现对音乐的创造性诠释。

  ( 三)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意义和目的。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和声、节奏等要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音训练、音乐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音乐史教育和音乐文化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主题、特点和风格音乐的背景和发展历史。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鉴赏多样音频,巧妙渗透合唱意识

  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音频素材。通过让学生聆听古典、流行、民族等类型的音乐,来扩展自己的音乐视野,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同时,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通过实际的合唱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合唱的魅力,感受合唱团队的凝聚力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这种实践性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合唱音乐,并培养他们的合唱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歌曲《美丽的家乡》时,音乐教师可以播放《美丽的家乡》的录音版本,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并解释合唱在歌曲中的作用。学生可以一起分析合唱部分的旋律和和声编排,理解合唱所带来的音乐效果。在合唱练习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合唱编排和和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合唱的技巧和表现方式,如合唱的节奏感、声部的分工、和声的协调等。通过尝试不同的合唱编排,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合唱音乐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 二)深度鉴赏歌曲,奠定合唱情感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情感的渗透。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歌词的含义、旋律的表达方式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和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和个人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练习和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帮助学生从细微处渗透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转折点、音乐元素的变化和表达技巧的运用。通过细致的指导和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使合唱表演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歌曲《感恩的心》为例,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度鉴赏这首经典的合唱歌曲。教师可以播放《感恩的心》的录音版本,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音乐元素的运用等。接着,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情感表达,奠定合唱情感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情感要素,如柔和的音色、抒情的旋律等,帮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声音表达方式来呈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歌声的音量、音色、音准等方面的调节,来准确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 三)重视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重视基础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至关重要。基础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和声音控制,培养他们的音准和音色感,从而提高合唱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以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三年级下册歌曲《美丽的黄昏》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应教授正确的呼吸方式,如深呼吸并利用腹部呼吸来支持歌唱。学生们将练习从腹部发出稳定的气流,并学习如何控制声音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师还会教授正确的发声部位,如使用喉咙和口腔来产生清晰的音色。通过反复练习和个别指导,学生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使他们的歌声更加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或者帮助学生理解并准确演唱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教师可能会使用节奏打击乐器或拍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并进行有趣的节奏练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打击乐器的节拍,同时唱出歌曲的旋律。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与合唱团队协调一致。

  结 语

  合唱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唱歌的技巧,更是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通过合唱,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好,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同时,合唱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合唱教学,为学生们的音乐之旅铺就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红华.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20(23):16-17.

  [2]  关艳明. 乐感演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音乐,2019(10):64-65.

  [3]  杨晓波. 初中音乐课堂阿卡贝拉的探索与实践——以合唱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教学设计为例[J]. 艺术评鉴,2020(06):113- 11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