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弊端与创新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现代服装,设计,弊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4 09:33
梁宗炜
广州华立学院
摘 要:丝绸发源于中国,从古至今都是被用作高档服饰的原料,而现在这种具有天然的东方风情的服饰正在为世人所瞩目与钟爱。设计师在制作丝绸服装的时候,不但要进行有特色的服装的设计,还要注重服装的时尚感。目前丝绸服装的款型相对来说是相对单一的,一方面受到织物材料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设计师的想法还是会受到固有教育的影响。因此,剖析我国传统服饰在设计上的弊端,以适应当代消费者的需要,表现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当代的文明之间的协调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丝绸;现代服装;设计;弊端
1 前言
丝绸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标志和承载物,它具有柔软、光滑、光泽、细腻、悬垂性能好等优点,是生产高级服饰的理想原料。从古代起,就有许多优秀的丝织制品。不过到了现代,中国的丝绸工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在原料的制造上还保持着一定的领先地位,但在其他领域的竞争能力却在不断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审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在的丝绸产品中,大部分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特别是在服饰设计方面,表现出了较弱的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塑造丝绸服装的形象。
2 现代丝绸服装的设计现状
2.1 丝绸服装设计的民族空泛化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之路,而只要把自己的文化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地方,就会产生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中国服装行业在长期盲目地跟风国外服装之后,对服装的风潮和失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仅仅依靠简单的模仿很难实现全面的超越,因此出现了很多关于民族服装的讨论。然而,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突出的特点是对传统的民族服装死板,缺少创造性,没有将当代的文化与传统的民族服装融合在一起,也没有将中华服装的飘逸,自然,随意,含蓄的本质反映在服装上。把国家统一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对民族服饰的设计思路、风格、风格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清晰。狭窄的设计观念,极大地阻碍了民族服饰的发展。
2.2 丝绸服装的时尚感不强
这种简约的色彩设计方式,就需要设计师在丝绸服饰的设计中,更多地坚持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设计中注重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追求数量和数量的堆积。中国人谭玉燕算是最早的一批人。在她的设计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清丽脱俗的气质,不会刻意地将中国的元素堆积在一起,整个造型简单、大气、富有现代气息。谭玉燕在中国山水画的基础上,用的颜色很少,只有白色、黑色、米黄色,这也让她对佛教、道家的清净、淡泊、幸福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总体来说,这是一身彻头彻尾的现代化打扮,但又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风格。
2.3 丝绸服装的设计理念落后
目前,国内时装设计师在进行服饰设计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设计都是处于一种描绘的状态,并没有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从而导致了产品的流于形式。这些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提到民族服饰的设计,总是与“中国元素”的结合,有意地表达出中国的烙印有关。例如在样式上采用了对襟、盘扣等,在纹样上则将传统的盘花、补花等一成不变的应用。此外,多数设计师的设计并未将时代感与时代感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其所设计的服饰不能适应新的潮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单一的设计观念已成为影响丝绸服饰民族风格的重要因素。传承很重要,但也要跟上潮流,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服饰消费市场中,怎样让丝绸服饰在时尚趋势中,不仅能保留其传统的文化特征,还能满足人们对于流行服饰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的丝绸服饰设计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是其根源[1]。
3 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弊端
3.1 花纹色彩设计的弊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丝织之国,也是一个丝织之国,但是,丝织之图案,却好像总是“古色古香”,千篇一律,任何人身着中国织锦的旗袍,都会觉得自己仿佛又走进了一九三○年代的上海。在丝绸服饰的设计中,设计师仅仅是单纯地复制或简化了丝绸服饰的样式,或者将丝绸服饰的样式与现代的材料相结合,而仅仅是在样式上进行“加减法式”的再造。
3.2 款式廓形设计的弊端
自古以来,人们对服饰造型的认识虽有不同,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平面类,一类是三维类。中国古代服饰讲究虚实,讲究轻灵,不讲究身体的形体,所以服饰往往通过运用“线”“面”等剪裁方式来构建自己的空间形式。这样的平面剪裁缺少了一种对空间的感觉,因此,它所构成的衣服空间也就不符合三维立体的身体特征,仅仅是一种“贴身的平面”。长期以来,中国丝绸服饰在形态手法上的发展,受到了传统服饰理念的制约。直到近现代,它才慢慢地被西方的剪裁所影响,虽然它从人类的三维性开始,但是它仍然是通过平面操作来实现对衣服的最终造型。
4 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创新
4.1 利用线进行丝绸服装造型设计
将长条状的褶皱压缩成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与丝绸服饰的特征十分吻合,浓密的长条状褶皱带来了材质与技巧上的美[2]。特别是柔软的丝绸、锦缎、丝绸等,主要以结构线和装饰线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布料的悬垂特性而生成天然的折痕而构成,如裙摆、裙摆、衣袖等部位的波浪线。
4.2 利用面进行丝绸服装造型设计
在丝绸服饰的造型中,有两个主要的技巧。一种是采用颜色各异的布料或同一颜色但纹理各异的布料进行嵌拼法,例如:素布和印花布的嵌拼法,或者从印花布中抽出一种颜色,再用这一颜色作零部等等。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洋纺,娟纺,雪纺,乔其纱等一些透明织物,使之与其他织物相交叠,或者与其他织物相结合。
4.3 利用肌理效果来丰富服装造型设计
纵观当代时装设计师的创作,以“物化”为表达手法的不在少数,例如日本“三宅一生”和法国“帕可拉巴拿”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织物自身原本的肌理,也就是现有的视觉和触觉肌理之外,织物的肌理还可以利用诸如辑缝抽褶、雕绣、镂空、插入、填充、添加异物、捆扎等多种手段,对织物进行重构,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肌理效果。因为丝绸织物本身所特有的光亮,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质感效应,将其展现出来,那么原本寂静无声的丝绸服饰市场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4.4 丝绸面料图案的多样化风格设计
在丝绸织物花型样式的多元化设计中,可以采取反向或发散性的思路,例如将具有时代特色的花形与时尚的花形相融合,使丝绸织物的花形样式更加多样。比如,设计者约翰· 加里亚诺把中国汉族的“百子图”和新疆民族的“爱特丽斯”结合到一起;将中国的鹤形图案与日本的扇形图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面料的图案设计、图案与款式设计之间的和谐配合,使它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流行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1] 杨超, 孙静. 丝绸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运用的弊病与创新[J]. 南宁技术学院报,2022,26(23):95-97.
[2] 李叶函. 丝绸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运用的弊病与创新[J]. 艺术世上,2022,3(26):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