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竹资源,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24 09:28

  丘秀哩

  大田县桃源中心幼儿园

  摘 要:竹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乡土资源,不仅代表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幼儿教育观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竹资源应当更好的发挥出在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本文结合竹资源的相关内容,分析研究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竹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结合现状分析具体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终结合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竹资源;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

  引 言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高大、挺拔、常青,往往被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良好品德,是众多文人墨客争相赞扬的乡土资源。而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竹子作为乡土资源的代表性植物被认为能够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在绘画、舞蹈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因此逐渐被幼儿园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实现了幼儿园教学范围的扩大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教育部在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领域中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号召,鼓励广大基层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乡土资源,要实现幼儿教育的“脚踏实地”,要让广大幼儿在大自然中成长,在大自然中学习到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本领。基于此,有必要结合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从而进一步强化对竹资源利用的认知水平,发挥出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一、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主要应用于绘画、手工教学中

  从目前广大农村幼儿园中,竹资源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绘画与手工教学为主,主要的使用方法为采用竹子进行绘画以及基于竹子进行手工制作。一方面,在竹子的绘画课程中,主要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画一些竹子的枝干、叶子等,或者与其他事物进行集合绘画,例如画“大熊猫吃竹子”等组合性的画作,竹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主要充当画作中的客观物体,成为广大幼儿画作中的素材;另一方面,在竹子的手工制作中,主要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关于竹子的一些物品的制作,例如制作一些笔筒、竹子项链等,从而发挥出竹子在手工课程中的作用。通过竹子在绘画、手工等课程中的应用,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为幼儿园艺术教学中提供了基础的素材,能够丰富广大学前儿童的绘画与手工课程,提升农村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水平。

  (二)多数课程以模仿为主

  在农村幼儿园使用竹资源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课程方式以模仿为主。例如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往往是由幼儿教师提前做好一部分成品向孩子们展示,由孩子们模仿教师的作品进行制作,或者是幼儿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做,而孩子们无形之中还是以模仿教师的作品为主,孩子们的作品类型较为统一,与教师的作品差异不大,主要差别在于孩子们的作品精良度不如教师的作品,但是整体上仍然以模仿为主。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模仿的占比较高,特别是幼儿们都有学习教师行为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模仿为主。

  二、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丰富性较低

  从目前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应用竹资源的现状可以看出,竹资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课程的丰富性较低。一方面,课程种类较少。农村幼儿园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竹资源的应用过程中种类较少,主要以绘画、手工制作为主,缺少其他类型的应用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资源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课程的趣味性受到一定影响。结合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应用竹资源的形式来看,教学课程集中于绘画、手工制作层面,整体的趣味性有限,且往往无法对幼儿产生较为持续性的吸引力,长时间的应用容易造成幼儿对竹子的兴趣降低,不利于竹资源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缺少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对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对竹资源的应用可以看出,目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缺少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影响了幼儿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三、提升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不断丰富课程类型

  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提高应用竹资源的整体水平,需要不断丰富课程类型,加强相应的应用效果。首先,增加课程形式。在绘画、手工等课程类型的基础上积极增加舞蹈、欣赏音乐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将竹资源在各种艺术教学中加以应用,增加应用的形式。例如在舞蹈中增加“竹竿舞”,感受舞蹈的魅力,在音乐中鼓励幼儿使用欣赏关于竹子的乐曲或者可以鼓励幼儿演奏竹笛、双响筒等乐器,强化竹资源的应用水平;其次,注重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实际应用竹资源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课程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整个课程的趣味水平,从而不断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确保竹资源的应用效果。

  (二)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在竹资源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首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无论是采取哪种类型的课程,都要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例如在手工课中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在音乐课中鼓励幼儿使用竹子来演奏音乐,以此来鼓励幼儿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增强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其次,提高课程中幼儿自我创造的时间占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提高幼儿自我创造在课程时间中的占比,从而留给幼儿充足的创造时间,不断鼓励幼儿在自我创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加强亲子活动的应用

  在竹资源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亲子活动的应用,提高竹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首先,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在开展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增加竹资源方面的亲子活动,让广大家长能够参与到关于竹资源的各类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教师、家长的共同带领下帮助幼儿认识竹子、了解竹子、使用竹子,从而强化对竹资源的认知水平与应用水平。

  四、结语

  众所周知,竹子自古以来颇受我国古代文化的赞扬,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与学习。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乡土资源应用于幼儿教育过程中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此可以不断加强竹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水平。通过针对竹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应用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强化竹资源的应用水平,为丰富农村幼儿园艺术教学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

  课题项目:本文系大田县2022 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幼儿园利用“竹”资源有效开展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TKTY—2225)研究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