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艺术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 发布时间:2023-07-23 22:02

  何柏霜

  四川传媒学院 表演学院

  摘 要: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以艺术类大学理论课为例,通过具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此对未来教学模式的改善进行展望。

  关键词:艺术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艺术理论课程是艺术类大学中的基础课程,对于艺术实践起着支撑推动作用,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传统艺术理论课堂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艺术理论课程较为抽象,教师讲解方式单一,无法提供具体的实践体验;二类是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理论课程本身有排斥情绪。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鼓励学生共同合作探讨,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思考和学习,也使教师更好成为课堂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

  一、设计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包括:小组讨论、个人演讲、作业评估等其他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进行延伸,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以《中外艺术史》课堂为例,互动式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展开进行:

  (一)小组讨论环节

  在教师完成本节课先导内容讲解后,以某一时代绘画为例,选择四幅画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来进行初步的思考,按照班级人数和座位顺序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总结四幅画作中出现的基础信息以及在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促进学生间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多思考多表达,同时教师能够接收到来自学生间不同的观点看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对四幅画作进行知识点的补充总结。学生则需要完成笔记的记录,最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将四幅画作所学习到的重点、难点随机抽学生作答,答对的学生可进行课堂加分奖励,而答错的学生则成为下节课首个回答问题的人,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个人演讲环节

  在讲到易懂、有趣的知识点时可采用学生课堂演讲的形式来解读该内容,由教师决定主题并提供关键词,例如同样是花鸟画,以徐熙和黄荃二位画家为对比参考,下发学生自主完成该主题的内容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对课堂的兴趣,同时营造了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多元化。在学生完成演讲后仍需由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补充说明,并对学生从演讲准备的内容到演讲整体的节奏把控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课堂参与,帮助提升思维能力以及为下一次回课提供演讲的思路。教师能够从个人演讲中了解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看法,而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主题演讲相互学习,促进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三)作业评估环节

  作业评估也是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的形式,在艺术理论课堂中教师希望每位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是全面的多样的,并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中,除了基础知识的答案固定外还应该设置简述的题型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作答。例如怎样看待“海派”的画派风格,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也能够侧面关注到学生对待艺术的审美和趣味,以便于更好地安排课堂内容,加强教学多样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分析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反馈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理论教学中的反馈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上应用互动性教学法、提供足够的学习场景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主动、更深入地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尤其是课堂中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拓展思维突破了艺术理论学习的局限性。通过对话与反馈,加深对艺术理论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缓解传统课堂中学生对教学的厌烦和疲惫,营造出更加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这对学习效果和学生情感体验都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例如引导者、评估者、咨询者等,通过改进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改变了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授课方式,将艺术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对课程的反思和提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理论教学中的反馈不足

  通过教学反馈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互动带来的课堂秩序混乱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负面影响。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除了教授知识外,还需组织互动、引导讨论和提供反馈,学生的参与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受到学生参与程度不一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信心或对理论课程缺乏兴趣,不参与互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并且实施互动式教学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持,艺术理论课程在部分高校并未得到重视,包括教师技能、教学用具等,若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就限制了互动式教学的发展。

  三、关于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结论与展望

  (一)探究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结论

  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是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相结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强调对话与反馈、满足学生兴趣与需求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掌握教学效果的机会,从而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品质。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更加针对性地制定课程内容和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总之,互动式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二)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今后,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持续得到重视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得到更好地发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将更加便捷和普及化。例如,在线课堂、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为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应用。另外,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和教学也会呼唤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教学模式。互动式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将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杰. 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破解思路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2013(09):159-160.

  [2]  邢香菊, 李斌娟. 关于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6,3(28):54-55.

  [3]  罗豪畅. 高校艺术专业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与有效引导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24):204-205.

  [4]  张显果“. 翻转课堂”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9(03):150-15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