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 发布时间:2023-07-30 15:17

  邓海云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

  摘要:具有高发病库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三大特点的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许多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面、系统、有序、持久的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高达 87.3%[1]。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成功的康复都离不开康复护理。系统完善的康复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使其重拾生活的信心,为其重返社会做准备。现结合文献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现状综述如下:

  1、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一般首先在神经内科病房得到实施。关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也有大量比较深入研究。张连欣[2]等对 86 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早期即对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对康复结果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云长[3]对260 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研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结果表明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确实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关于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时间尚无统一定论。脑功能在脑卒中发生后3 个月恢复最快,因此康复练应尽早开始,然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h 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脑出血病人一般适合在10d~14d 后进行康复护理。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康复体位护理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脑卒中出现的焦虑、失望、失去信心等负性情绪直接影响着病人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成功的前提。何英姿等[4]研究显示:对病人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使病人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康复护理中来。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时间比较漫长,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应就脑卒中所引起后遗症的严重性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与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以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并指导患者家属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疾病。胡秀萍[5]对 6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研究显示: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黄玲炜[6] 在对 7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中也得出了上述类似的结论。

  2、脑卒中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尽管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也只能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家中进一步康复。社区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训练内容与早期康复训练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侧重点不同,其侧重于协同护理,甚至能够使患者达到自我护理。江晓峰[7]等通过对 38 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训练的研究显示:脑卒中的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简单易学,成本低廉,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操作,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社区康复护理能满足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长期康复要求,其及早介入对出院后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脑卒中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

  家庭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由家属直接完成。通过实施家庭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院外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杨玉欣[8]等研究显示:家庭康复护理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能够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谢火芳等[9]通过对 32 例出院回家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3 个月的康复护理计划后发现: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因此,对医院外处于稳定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积极提倡家庭康复护理,定期对家属进行有关家庭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应是我们临床康复工作者继续关注的问题。

  4、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有关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多强调早期的神经内科护理,然而仅靠在医院里早期康复护理是远远不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渐进持久过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长期全综合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从心理一生理-功能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为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徐晓霞等人借鉴我国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经验,提出了脑卒中偏瘫患者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的概念,其研究显示:实施三级整体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迄今为止,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三级整体护理的研究报道为数不多,在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到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的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和长期性,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从医院内延伸到社区活动中,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让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必将成为未来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耿蓄芳.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进展.家庭护士, 2008,6(6):1686-1687.

  [2]张连欣,田照鸾,张佃珍.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期康复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3B):574-575.

  [3]高长云.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140例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9(22):1167-1170.

  [4]何英姿,王岚,卞瑞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2A):337.

  [5]胡秀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19(4):193-194.

  [6]黄玲炜.早期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2011,34(9):432-433.

  [7]江晓峰,胡雪艳等.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活动的影响[J].社区康复,2011,2(17):178-180.

  [8]杨玉欣,陈彩肖.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家庭护理[J].临床护理,2009,22(6):161-162.

  [9]谢火芳,张红.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原枪将迹文档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35(9):273-27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