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小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究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8-25 17:13

  韩 凤 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小学 265400

  【摘 要】新课程要求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各学科的联系,重视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已经在积极地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进行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跨学科教学改革,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有创新的活力,不仅能够推动自身的发展,未来也能够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教学

  学校要与时俱进,根据我国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融入信息化教育,每个学校在硬件上都有相应的标准设定,在硬件上达到信息教育的标准,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时还要引进优秀的教师,这样在信息化教育方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开展。

  信息化教育并不是单独的学科教学,而是可以和不同的学科融合起来。在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取更加丰富的形式,例如通过多媒体的各个功能,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等,向同学们展示学科知识内容。当学生们在欣赏多媒体所展示的文字,声音或者图像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重点知识讲解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编程小游戏、3D 打印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记忆,解决学科知识重难点。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融合,可以以各学科基础教材为核心,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点,建立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当然,也可以直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现跨学科融合,这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脑能做什么相关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电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比如与语文学科相融合,通过汉字和拼音的组合进行连连看的活动,这种方式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的新鲜;还可以与数学学科相融合,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脑游戏,来做相应的计算题等等;此外还可以进行打字比赛,把一篇文章发给学生,看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谁能打出最多的字,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学生这样得到的发展是更加综合全面的。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例如教师在教学输入字母这一课时,涉及到大小写的混合输入,教师在具体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一些常规的错误,这时学生就会有自己亲身的感受,教师再用错误的例子为学生讲解,告诉学生如何来切换字母的大小写,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之中,要让学生了解更多快捷键的具体使用方法,然后在学生实践之后,对学生的知识进行随堂测试,经过测试,教师会发现一些后进生,他们的操作极不规范,出现错误比较频繁,从而可以因材施教,展开针对性的重点教学。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对于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要及时纠正,例如学生在输入字母时对键盘造成损害,去抠字母键盘上的键,这是不允许的,也破坏了学校的公共物品,所以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加强学生们各种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学习图形化编程时,可以融合语文的知识理解与文化审美意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课标要求学生能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这就可以运用所学编程技能,呈现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让知识更加具体化,加深印象的同时,还可以巩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文化审美能力。在学习《赵州桥》、《爬山虎的脚》等课文时,可以利用3d 打印平台,呈现赵州桥的结构、爬山虎脚的样子,将这一切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这不仅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无论在编程的过程中,还是创造3d 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还运用到了数学思维和美术的审美意识,这里其实还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中会学到对称、平移、旋转、三视图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编程制作动画,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3d 积木具体呈现。例如学习旋转,可以制作动画,播放旋转木马,学习三视图可以运用3d 平台来直观展示。通过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寻找规律并且进行分类,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会进行思考,通过观看动画视频,进一步地去探索教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才更高。教师要注意选择的信息技术多媒体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的生动,学生的学习感受也会更好,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美术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展开融合,让学生具备基础的电脑知识,从而在电脑上展开绘画设计,包括3D 打印等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脑软件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从而设计不同节日的贺卡,并且在电脑上面完成整个礼品的整体构图,通过文字进行排版,选择不同的颜色,最后制作出一张贺卡。例如在小学教学中会有很多故事的学习,这些故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们学习制作脚本,通过各种工具来制作出具体的场景。使用定格动画软件来拍摄,学生在后期可以进行配音,这样学生就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部动画短剧。在提倡环保,制作环保袋一课中,学生要自己动手制作一款环保袋,自己进行剪裁缝制,同时还要进行色彩的图画和各种图案的选择,这也是劳动课程的重要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初步的设计,然后再落实到实践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点。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项目学习的方式,鼓励分享,开阔思维,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汪尔非.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J]. 科学咨询,2019.

  [2] 于琴, 王暖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策略[J]. 天天爱科学( 教育前沿),2020,No.144(05):69-69.

  [3] 陈真真. 借助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 福建教育研究,2020(3):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