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方法初探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语文,教学,初探
  • 发布时间:2023-09-02 14:09

  陈静

  襄州区双沟镇陈湾小学 湖北襄阳 441104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走进文本,在文本探索中激发兴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效提问是指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应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应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教学状态呈现出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态势,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

  1、巧设问题,激发思维的兴奋点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价值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2、紧扣目标,找准提问的切入点

  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实践者往往不多加思考。中小学课堂有效提问如此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提问的真正目的没有弄明白而跟着感觉走造成的。大概和夫说:提问“是以儿童的智力发展为目标的”“使儿童对教材展开主动、能动的思考” 这就是提问的本质。每一种切入课文的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适应范围,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切题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要紧扣目标,找到一个能纲举目张的问题,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整堂课都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尽量做到水到渠成。这样的问题,(1)可以从标题入手,这一纲举目张的问题的设计,把课文环境、人物、情节三大描写及其作用和文章的主旨理解全包含在内。

  3、延伸文本,体现提问的拓展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兴趣的刺激不是眼前已知的事物而是未知的,通过努力可以认知的事物。因而课堂提问应在教材和学生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深处。这也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的需要。经验水平的浅层问答是无济于事的。因而课堂提问应在教材和学生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深处。

  叶圣陶曾说“教师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又能不断研究和实践,掌握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实在的益处。”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提问,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策略,讲究提问的艺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因此,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课堂提问后要有反思

  教师课后的反思也至关紧要。课后反思主要围绕三方面:第一,反思你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重点突出了吗?第二,你这节课哪些问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和课题理念?哪些问题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第三,你认为这节课再上一次,你准备如何修改?这样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求努力方向,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最后真正做到的是反思后的落实行动。教师的课后反思就是对课堂中的所产生的效应及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些问题做记录、谈感受。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就会津津乐道自己的感受,畅谈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以此反复,螺旋上升,才能真正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

  陈静(1979.9)女,汉族,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学历,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陈湾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