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研究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文先导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2 14:12
黄洁
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 325604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写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写作考察的包括了学生的识字、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先导式”的写作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着重阐述了“作文先导式”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其特点给出了具体实施的对策,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文先导式”
“作文先导式”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写作教学方法,它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需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了各个环节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作文引导式的教学从三个基本元素(活动体验,表达和交流,阅读和升华)出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课堂体验上,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与进度灵活安排或穿插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常识教学以及相应的思考训练,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写作,以生活经验丰富写作内容
写作是为了表达情感而设计的,应该是一个人情感流动的形式。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课中,学生的写作都是根据课本的范围、考试要求和老师的指导来进行的。这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自己的思考空间,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文素养发展。因此,写作课要尽量地降低应试化的倾向,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自由写作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文规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对学生的限制,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倡导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少用命题教学。”所以,在写作方面,教师要对小学生的作文命题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造,积极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新颖、引人入胜、激发联想和想象的主题,力求让作文题更接近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特征,让他们真正回归想象和表现的自由度,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更具开放性。
在写作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放宽写作的限制,可以让孩子们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然后去描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这是写作兴趣培育的一个先决条件。举例来说,部编版中的《桂林山水》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去描写漓江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这种方式去描写身边有河流、山川的景点,借助课文的教材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学会用比喻的方式去描述河流、数目、花草的动态美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优秀写作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优化其写作的真实情感。
二、递进式教学,以学习模仿锻炼写作技巧
同时,教师要把语文的知识系统当作一套完整的系统来全面地灌输给同学,才能全面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结构主导型” 的教学中,应注意分层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完善教学的层次性、递进性。第一,通过“写作引导式”的基本模式,使学生获得学习的经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拼音、识字和阅读等知识进行掌握,最终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逐步的学习是基于学生的需要而进行的,它从本质上保证了学生能动性。教师要稳固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包括用词、遣句、阅读等方面,先引导学生进行识字、认读,再结合阅读文本教授学生进行句子训练,仿照文章描写句子或者段落,最后引导学生构思整体的写作思路。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要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特别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表达一句通顺的话都有困难,教师要适当给予他们范例进行模仿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类,以《我的同学》为例,可以先从外貌、性格开始引导学生讲出自己要描写的人物所具备的外貌外形特征,其次是按照一定的语序整理句子,比如从身体到器官,从远到近的视角去描写人物会更清晰,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之后,可以开展下一层次的写作教学,引导他们通过事例去证明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实践式学习,以日积月累创新写作思维
作文是一种通过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过程,是一种耗时很久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老语文师不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写作任务,可以将写作教学作为长期的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并且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活动,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不能局限在应试作文教学上,要联系实践活动,避免形式化。教师要注重写作教学的长期教育目标,设计一些语言素材积累的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写话活动、高年级的作文比赛、征文活动等等,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积累好素材,学生掌握的素材越多,就越有助于提升其写作素质。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学习写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比如在课堂上就作文主题开展讨论,教师提前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写作材料,在课堂上分享,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充分地展现学生的创造性。除了要积极开展语文写作实践活动,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科活动的优势,为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支撑。比如在体育课上学习了什么有趣的运动项目,音乐课上聆听了什么动听的音乐作品,美术课上了解了什么艺术文化⋯⋯这些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不但可以较好地实现跨学科的教育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作文不仅仅只是语言文字,还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记录和情感表达的工具,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拓展自身的实践,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写作先导式”是一种解决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收能够使学生从自身的爱好出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能动性,结合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给他们提供自我实践的空间,并给予其写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为学生日后的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庞红卫.小学语文 "作文先导式 "教学模式探索.教 育探索,2009,(4).
[2]王春梅.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 年 13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