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 发布时间:2023-09-02 14:16

  王小燕

  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363601

  摘要:在小学阶段,通过群文阅读,可以使老师的课堂表现形式得到最好的体现,从而使语言更积极、更独立、更真切、更深刻。教师要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对相关课文进行有效整合,明确群文阅读的具体内容,并选用合适的形式,把群文阅读真正落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故此,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实现群文阅读有效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以说,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我国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多以某一课文为主,侧重于“这一篇”。而群文阅读,则是将文本中的相同人文或相同语文要素的课文结合在一起,侧重于“这一类”。从一篇课文到一类课文的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共建: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常常需要一个“主题”,就像一条红线,在整个群文阅读过程中充当一条“脉络”。总体而言,小学生群文阅读应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阅读有了主题,才能提高群文阅读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里,老师要与同学一同,以教科书为基础,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素材等,构成一个群文阅读主题。唯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才能把同学们的群文阅读潜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相同作家”的观点中提炼出主题,或者从“相同类型”或者“相同话题”中提取主题。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比较、迁移等方法对主题进行精炼。师生共同努力提炼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群文阅读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作为一名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发展规律,从而使所学的课文更加有目的性。

  例如: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部编教材编排了《白鹭》《落花生》《珍珠鸟》《桂花雨》等作品。这一系列的文章便是围绕单元主题开展群文阅读的优秀作文。透过这一系列的文章,不仅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花鸟”的意蕴,更能借此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洞察力。在进行具体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人文话题、写作技巧、文体特点等群文。换句话说,从单独一篇文章变成多篇的群文阅读,可以实现“1+N”的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群文阅读。比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以此为主题,教师可以与同学们一起编写《梅花颂》、《粉笔赞》等相关篇章。在读了这一系列的文章之后,同学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借物喻人”的创作技巧。通过借助相关篇章建立共同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再导入其他相关篇章,从而形成一个阅读群。以主题为中心,指导同学们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阅读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中进行自主构建。

  二、共探:选择群文阅读方式

  群文阅读不仅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还要灵活。从一定程度上讲,群文阅读的主题、内容等都与“学什么”有关,而群文阅读的形式主要针对“怎样读”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传统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读的同时深思熟虑,反复阅读。而对群文阅读则以“厚积薄发”为主要教学理念,通过精读、略读、默读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确保群文阅读效果。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式。老师要引导同学们正确选点,使多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阅读主题、问题等线索,将相关篇章进行整合,让群文阅读成为一种立体结构。具体而言,教师要让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课文内涵,可以采用对比式群文阅读方法开展阅读。

  例如: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四年级下册第4 单元的主题便是“可爱的小动物,我们的好朋友”,教学重点是“写出动物的特征”。在课堂上,老师便可以采用对比式群文阅读方法。如在讲授老舍《猫》一节时,就可以将其与周而复或夏丐尊的作品《猫》作为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作者对猫的喜爱,并提炼出不同作者对猫的描写方式,这便是对比。此外,老师可以把《猫》和《母鸡》《白鹅》等作品进行对比,并请同学们对其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丰子恺的《白鹅》与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相比,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学的不同。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对比双方各添加一些类似的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判断。

  三、共享:设置群文阅读任务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还要建立起一个“阅读群”。以往,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主体性,缺乏相关建设,导致群文阅读成为教师的个体行为。要使群文阅读更加丰富,就需要教师拓展学生的阅读群。

  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群,就要把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主体引进来。阅读群要开发、设计相关任务群、问题链等,以促进学生进行阅读。与以往的“篇”式阅读相比,群文阅读的任务群和问题链都相对较“大”,可以使学生在主动思维中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主体性;同时,还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了主任务、大问题,同学们的阅读就有了着力点,不至于走弯路。群文阅读的任务群,应以其核心素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充实其感情经验为根本。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第八单元中,教师可以将主题设计为“走近鲁迅”,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鲁迅、接近鲁迅。课程内容以《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为主题,以“读”、“品”、“感”为核心,慢慢地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鲁迅先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在网上设立“鲁迅纪念堂”,从网络上下载有关鲁迅先生的著作及有关材料,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篇章,并在课堂上举行“围读会”,以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高尚品格的理解。

  四、共进:完成群文阅读目标

  群文阅读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消极地接受某个专家或老师的意见,而是要激发学生对文章的积极思索和探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语文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能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变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便是“名著导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教科书中的选文当作群文阅读的“引子”,让同学找到“链接点”,并以“链接点”为目标。例如:在阅读《草船解决》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灵活的阅读区域,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这种灵活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共同学习,让学生的群文阅读再有针对性地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逐步达成,使其更主动、更自觉性、更真切、更深刻。以此来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群文阅读的作用,要按照教材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范围,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得到有效扩展。通过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代彩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 2022(32):62-64.

  [2]张秀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2807-2810.

  [3]张佳丽.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新作文,2022 (12):31-32.

  [4]许小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 2022(10):101-103.

  [5]李正良.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2(03):41-4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