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2 14:13
林秀兰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清溪初级中学
摘要:为响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各学科的课程教育也应作出相应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简单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和评价工作的相互统一,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应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促进三者的相互融合,并立足于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进而精准实施教学评价,不断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以下主要从两方面探讨“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依据“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一)立足于学生,确立教师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想要将“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进行深入贯彻落实,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确立相应教学目标。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考量,仔细分析研究学情,并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提炼,明确教学重难点和中心主旨,从而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将其进行完美地诠释和落实。例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要先确定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赏析诗词、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情感,并指导学生有情感地背诵诗词;教学重点难点是:教会学生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然后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制定相应教学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教学工作。
(二)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任务需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因此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合理布置学习任务,从而将教学目标进行完美诠释和落实。依然以《观沧海》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朗诵全篇诗词的学习任务,培养其朗读情感,提升其文言文阅读技能和水平;之后在完成初步讲解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背诵全篇的任务,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促使其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能够流利背诵后,要求学生进行默写,帮助其完成对《观沧海》的全面、熟练掌握。
二、依据“教学评一致性”理念,高效开展教学活动
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将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良好落实,需积极应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并实施一系列有效教学策略,高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以下是部分策略建议:
(一)提问式教学,掌握课程进度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增强“教学评”一致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以问答的形式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掌握课程进度,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阶段提问学生“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文中所描写的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等基础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读、翻译这篇课文,并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之后向学生讲解,促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向学生提问,“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等问题,逐步增加问题难度,深化学生课文理解,并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意见,调整课堂进度和教学计划,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进一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思想,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回答完毕后,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针对其回答正确的地方,要进行表扬和赞许,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给予指正。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实际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讨论、集思广益、开放智慧,从而高效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学习。依然以《范进中举》为例展开论述,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进行分组(前后桌一组),然后向其布置具体课堂学习任务:“找出范进对功名追求如痴如醉的心理描写语句”,“简析胡屠户喝酒壮胆的有关描写语句”,之后让学生围绕“人物特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展开分析和讨论,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并鼓励其与同组成员积极讨论,相互分享,完成以上学习任务,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讨论过程,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记录,之后再根据整理结果,向学生答疑解惑,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中心思想,将传统灌输式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良好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加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落实效果。
(三)依据“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精准实施教学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是否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因此,需针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评价主体,展开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明确各教学环节中的存在不足,从而得到正向反馈,以进行改正。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并制定多维度评价标准,首先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教师要积极引入学生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摒弃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不以成绩论英雄,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作为重要考察指标;其次,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鼓励学生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从学生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突破传统教学评价的局限,促使评价工作更加多元化发展,从而为“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互动中,以“教学评一致性” 为中心理论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确立教学目标,并明确学生学习任务,最后进行教学评价,判断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成果是否达成一致。因此,教师要推动“教、学、评”的相互统一,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教学策略,不断增强各环节阶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燕枝.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D].华东师范大学,2021.
[2]隋青.初中语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2021 (17):157.
[3]吴智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J].中华辞赋,2019(0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