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怎样进行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骨折,疼痛,护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8 12:36
李如娟
(会东县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200)
骨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意外性伤害,比如在高空坠落时、交通事故时、打架斗殴时、不慎跌倒时等等情况,都是骨折的高发原因,骨折最为明显的症状是疼痛,给治疗配合度、手术后的恢复都带来非常大影响,因此需要十分重视骨折后疼痛的控制。
1 骨折术后疼痛的机制和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骨折后疼痛,都是发生在手术后的疼痛,骨折造成的创伤大,神经末梢因此而受到非常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再加上一些致痛物质比如羟色胺、组胺、乳酸等的释放,都会形成疼痛刺激,同时会经脊髓中的神经介质、交感神经,诱发肌肉、血管收缩,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疼痛还会降低免疫力,外科手术创伤刺激、术后疼痛刺激,种种因素导致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给病人的身心都带来不良干扰,痛苦程度大大增加,继而表现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出汗、恶心呕吐等多种表现,部分患者因此变得不愿配合,继而术后恢复不佳。骨折、手术二者产生的双重创伤性刺激,让病人手术后的疼痛感极其强烈,一般情况下,术后两到三天疼痛感会慢慢减轻,五到七日后基本可以适应这类疼痛感。在骨折后会出现急性缺血表现,增加疼痛感,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在被动活动时因组织牵拉,导致皮温降低、感觉障碍,为了更好地应对骨折后疼痛,首先需要掌握疼痛的程度,再针对性采取措施。
2 骨折后疼痛评估
在进行疼痛护理之前,首先要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以及具体的疼痛程度,目前所用的评估方法比如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分级评分法、Wong-Banker 面部表情量表等,通常情况下将疼痛等级分为四个:第一,无痛,即指患者没有感觉到疼痛;第二,轻度疼痛,这个程度上的疼痛患者可以耐受,对日常的生活以及康复锻炼没有影响;第三,中度疼痛,有比较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可以耐受,对日常的生活、康复锻炼有一些影响,需要应用镇痛药;第四,重度疼痛,有非常强烈的疼痛感,在耐受范围之外,无法完成日常的生活和锻炼,需应用镇痛药。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的疼痛等级来针对性护理,以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3 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
骨折后患者有疼痛感,其一是真实存在的疼痛,其二是患者心理原因导致感觉到疼痛。手术前,主治医生需要和患者详细的介绍手术后疼痛出现的原因,患者需要明白这种疼痛非常正常,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疼痛出现时患者有恐惧、不安感,不良的心理状态会放大疼痛感受。手术后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做到针对性疏导,采取有效措施来将其注意力分散,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耐心倾听,使患者情绪稳定,同家属合作,家属可通过聊天等方法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教会患者和家属一些疼痛缓解方法,比如按摩等。有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要求应用止痛药,但止痛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无需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需要做好止痛药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予以正确引导,让患者明白止痛药的危害性。采取心理暗示法,启动机体 “抗痛系统”,以安全性减痛。
②饮食护理
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住院期间可以选择院内食物,或者家属自带的食物,但是院内食物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饮食喜好,但患者需要明白医院的饮食更加健康,同时交代一些饮食注意事项,比如食物不要太辛辣、不要太油腻等,家属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饮食禁忌,尽量增强患者食欲,以增强抵抗力,选择维生素、蛋白质、热量较高的食物,同时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以避免患者因活动量少、长期卧床导致消化不良。
③局部肿胀护理
骨折后有局部肿胀表现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仔细检查,查明肿胀原因,比如是用药不当,还是活动不当,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帮助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在体位方面,患侧肢体需要置于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尤其病后一周内要制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还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并且还可促进静脉、淋巴回流,消肿作用较好。局部创伤者可采取冷热敷法,受伤后的24h~48h 内可冷敷,伤后72h 可热敷,冷敷可减轻局部充血、出血症状,还可抑制细胞活性运动,减轻因局部充血、出血造成的疼痛,热敷能放松肌肉等组织,同样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注意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当肿胀出现时就要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减轻患者的恐慌感。
④其他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手术部位包扎的松紧程度要控制适宜,经常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是否肿胀、是否感染,针对性进行护理。保护好骨折部位,不轻易移动,嘱咐患者和家属,若要移动需注意幅度、力度、范围等问题。骨折处本身的疼痛感会在不恰当活动中加重,并且骨折端的血管、神经、软组织的磨损也可能加重,因此骨折部位肢体要加强保护,比如腰椎骨折患者,如果需要改变体位,需要佩戴腰围来做固定,交代注意事项,以防家属操作不当。教会患者如何来减轻疼痛,比如呼吸时、咳嗽时疼痛强烈,可用枕头或者是手将切口按住,避免身体活动时缝线断裂等问题发生,导致伤口疼痛加剧。生存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疼痛,比如嘈杂的环境、温湿度不适宜的环境等,都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感,所以尽量保证周边环境整洁、舒适、安静,有亲朋好友探视时注意控制时间,根据天气调整室内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感染。功能锻炼是骨折后需要进行的医疗工作,要把握时机,一些患者急于求成擅自加快锻炼速度,可能会造成意外伤害,因此需要在锻炼之前,详细全面的介绍康复锻炼方案,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减少二次伤害。
疼痛属于第五大生命体征,如果人感觉不到疼痛,那么通常表示这个生命不存在了,所以疼痛既是生命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外界、内在的一种体现,骨折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再加上手术的创伤性,会带来多样化的疼痛感受,一般情况下骨折术后疼痛会慢慢缓解,随着康复锻炼的推进,疼痛感逐渐消失,但在这期间,一些患者因为无法耐受疼痛,要求使用止痛药,止痛药的使用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才可,否则一般是采取非药物止痛法,比如注意力转移、饮食调节、情绪控制等,骨折后疼痛无法避免,患者只有在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尽快缓解疼痛,同时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恢复身体健康,否则骨折愈合不良等问题可能导致疼痛症状持续存在,寝食难安,身体难以恢复,所带来的后果是恶劣的,骨折后疼痛护理可从多方面进行,比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肿胀护理等,护理措施因人而异,都以最大程度上缓解疼痛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