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22 14:12
李小玲
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 62804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整本书阅读也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开始注重教学思路的拓展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整本书阅读在关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强调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的提升,这将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对同行教师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引言
语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从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角度来看, “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读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读”往往是指单篇阅读。单篇阅读具有针对性,虽然可以就某一篇文章作深入剖析,但却无法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因此无法完全体现阅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引导阅读者将以往出现在教材中的单篇文章进行有效“串联”从而形成阅读逻辑,也可以为阅读者提供全新的较为完整的阅读语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深入挖掘整本书阅读的潜在价值,使之更好的服务阅读教学。
1 合理筛选读物,打好阅读基础
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整本书阅读是结合教学主题所做出的一种阅读延伸,整本书阅读更强调完整性和规范性。就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因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有限,缺少整本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和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阅读资源。语文阅读教学所承担的责任并不只是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语文成绩也并非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对于学生现阶段学习还是未来发展来说,整本书阅读都起到相对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切实开展,教师需要在落实阅读活动前,对相关书籍进行选择,保障所选择的数据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特点,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语文思维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训练,并利用书籍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文学素养、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教师在选择书籍时应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选择带有趣味性的课外读物,对于一些优等生选择富有价值内涵和深层含义的书籍故事,以更具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策略助力学生成长。
2 采用图文结合法
图文结合法就是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或拆分。这种阅读方式主要适用于绘本阅读。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通过阅读绘本并找出图片中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解答绘本题目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其阅读兴趣,并让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此外,这种阅读方式还有助于构建学生的思维认知模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阅读方法中,学生只能通过阅读文字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但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此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差异,低年级、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阅读整本书难度较大,选取鲜活的读物,配合游戏,比较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注重读和写的结合
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勤于动手,将自己看到的好句以及自己有感触和感受的好句子及时地写下来。读和写结合是小学生阅读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当作日常的积累,也可以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好多书籍是借阅的,不方便折角和勾画,这种方法就很适用也很有效。还有,读完后可以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也就是读后感。这就保证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并不只是粗粗略过,而是要对其中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作一个梳理,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写读后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这种“感”既要有对整本书的认识和概括,还要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才能更好地将书的内容读透。
4 利用阅读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优秀的思辨能力培养
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共同商讨书目,也可以每个月共同进行一本书的阅读,每一个阅读定期开展两次或者是三次的读书交流活动,让他们一起去分享阅读心得以及体验,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水平的前提之下,一起进行阅读内容的思考以及交流,强化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知识积累水平,长此以往下去就可以让学生养成更加优秀的阅读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关注点出发,鼓励学生创作读后感,或者是针对某一个故事情节开展续写、仿写以及改写等等,通过阅读、学习以及思考的共同开展,从而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通过定期的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书本当中的各种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整体以及故事当中的情节出发,让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开始去思考作者的心路历程,用更加巧妙的提问方式带领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结语
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而言,整本书阅读概念已经逐步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并在优化传统阅读方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阅读习惯。为保障整本书阅读有效性,使学生知识储备在阅读过程中得以扩充,教师有必要不断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针对学生学情,选择更适于其成长的阅读内容。
参考文献:
[1]雷进红.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14):136-138.
[2]王亚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3):3-5.
[3]王玲芳.整本书阅读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整合研究初探[J].新课程,2022(1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