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行动探索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语文,生命安全教育,渗透
  • 发布时间:2023-09-22 14:16

  毛妃琴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街道永丰小学 江西上饶 334600

  摘要: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人身安全不仅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美满,还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尚小,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很多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做事,一旦缺乏教师或家长的保护,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在目前的小学阶段,生命安全教育成了重点内容。但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如果仅从理论论述,可能教育成效不够理想,所以教师应思考在学科中进行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基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具体行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安全教育;渗透;

  加强生命教育,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成了目前教育的主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相关内容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地思考,找到语文学科中涵盖的一些生命教育内容,并以此进行深入延伸,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一、在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具有明显的重要意义的。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愈发关注人的发展,所以生命教育成了目前教育工作者广泛探讨的一个课题,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尊重生命。例如,对于某些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阅历太浅,在经历一些挫折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浪费自身生命。但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学生可以意识到,无论是谁的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他们能够学会珍惜生命。其次,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实用的生存技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比如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历了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应对,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教师会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实践,让他们能够及时地应对不同的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能够起到关键影响的。再者,通过生命安全教育,还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的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还有学生在心理成熟时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成长或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情形下,学生在“三观”上容易产生明显的偏差,如不能够及时地处理自己遇到的矛盾,也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就会让学生受到更多的伤害。但是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学生能够变得更坚强。

  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优势

  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走上一条更健康的道路。但是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将其当作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讲授,可能教育影响不够深刻,因此,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经过观察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有非常明显的优点:第一,因为小学语文学科中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分析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选择语文学科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能够帮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第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有许多与生命教育相似的内容。比如在小学语文中,学生需要完成阅读、写作学习。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会有与生命相关的一些素材,在学生阅读并且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先踏入文本,与文本内容进行“交流”,从而体味生命的内涵,然后结合自己的了解对生命教育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探寻生命的本质,对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地思考,以此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措施

  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教师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考量,设置更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感悟,有效提升目前的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效果。

  (一)挖掘语文学科素材,加深学生感悟

  在语文学科中,其实有许多丰富的素材都是与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分析,找到与之相关的素材,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借助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地品读文章。在这一篇课文里面,讲述了毛泽东得到爱子牺牲噩耗后悲痛欲绝的情绪,以及对自家孩子遗体归葬的纠结过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毛泽东身上普通人的情感以及他展现的超人胸怀,同时在进行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度地进行延伸。比如在这一篇课文里面,当爱子牺牲之后,毛泽东异常痛苦,那么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我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随意行事,那么当我们发生意外之后,最难过的会是谁呢?毫无疑问,最难过的肯定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通过这种延伸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生命是非常可贵的,生命不仅对于自己而很重要,对于父母和家庭也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家庭的美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产生更强烈的感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

  (二)给予学生发挥机会,表达生命感想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课文中除了一些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文章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象以及自然现象的课文,那么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后,教师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这些自然植物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学生在学习了《蜜蜂》这一篇课文之后,学生对于蜜蜂的一些自然习性可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学习拓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入大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了解这些自然生命的实际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如学生为了了解蜜蜂在面对生命威胁时的具体表现,他们可以选择相关的专业人士帮忙模仿抓捕蜜蜂的动作,然后看蜜蜂的具体反应。在探究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生命的生命规律,也能够了解自然生命的本质,对自然界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形下,能够让学生具备更积极的生命进取精神,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绝不放弃,珍惜自己的生命,选择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生命。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尤为关键,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保护自我,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护生命,以此能够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桂萍.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8):25.

  [2]董富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J].小品文选刊:下,2019(9):1.

  [3]郝希俊.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34):10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