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设计产业震荡,半导体巨头面临冲击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设计,产业,半导体
  • 发布时间:2023-10-27 16:29

  记者 张书琛

  调整战线

  国际芯片巨头高通的全球裁员潮终于波及到了中国区。近日,高通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大面积裁员的传闻逐渐落地,据内部人士透露,本次裁员从10 月开始正式实施,裁员比例极有可能达到20%,“无论是WiFi部门、芯片研发、软件验证,还是市场营销、采购等,几乎每个部门都会受到冲击。”

  不过高通给出的赔偿也算得上良心:普通员工的赔偿标准为N(工作年限)+ 4,资深无固定期限合约员工补偿标准则为N + 7,且没有月收入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赔偿金上限限制。

  在此之前,高通裁员计划其实已经随着财报发布有了雏形。今年8 月,高通发布了截至6 月25 日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报告,鉴于营收和利润双双加速下滑,高通首席财务官Akash Palkhiwala 称将在下一季度减少雇员数量,以“实施进一步成本削减措施,保障企业在关键领域持续投资”。显然,高通看好的关键领域并不是手机芯片,而是汽车和物联网。

  虽然没有透露裁员规模,但考虑到这种调整将会持续到2024 财年上半年(2024 年3 月底),高通在全球超5 万名的雇员势必要受到不小的冲击。

  市场需求仍处弱势

  高通在支出上走向保守,离不开手机市场低迷以及前两年盲目扩张带来的包袱。

  高通主营业务由以芯片产品为主的半导体业务(QCT)和以知识产权授权为主的技术许可业务(QTL)两大板块构成。最新第三财季财报显示,高通当季营收同比减少23%,为84.42 亿美元;净利润降至21.05亿美元,同比下滑37%。

  其中, 总营收占比超八成的QCT 业务营收为71.74 亿美元,同比下降24%,税前利润为17.44 亿美元,同比下降42%。QCT 业务中,占据大头的手机芯片业务营收为52.55 亿美元,同比下滑25%;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车用电子业务”则实现营收4.34 亿美元,同比提升13%,且已经连续11 个季度录得两位数同比增幅。占比虽少,但一上一下间,仍然指明了趋势所在。

  智能手机市场低迷已经延续了至少8 个季度,早不是什么新鲜事。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 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58 亿部,同比继续下滑10%;另一市场研究机构IDC 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减少4.7%,降至11.5 亿部,达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中国市场慢于预期的复苏,以及没有向华为供应5G 芯片的许可,让一度专注高端市场的高通也坐不住了。2022 财年第二财季( 即2021 年12 月27 日至2022 年3 月27 日)高通领导层还坚信除了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约20% 的中国市场外,其余市场仍对高端产品有旺盛的需求,“尽管智能手机整体市场略显疲软但疲软主要表现在低端产品上,专注于旗舰和高端市场的高通受影响较小”。

  但到了今年,高通的目标就变成了“要在低端市场拿下更多份额”。6 月,高通发布了定位应用于“入门机”的第二代骁龙4 芯片,称将通过已经恢复的产能推动更多低端价位手机向5G 迁移。

  另一个导致裁员的原因则是2020 年以来头部芯片及互联网企业的扩张潮。高通、英伟达和AMD 在2020 至2022 年区间内,新增人数均超过7000 人,其中高通新增人数超过1 万人,AMD 新增人数甚至超过13000 人,显著高于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当潮水退去,自然也到了清理海岸的时刻。

  大客户的选择

  如果说上面两个导火索都是草蛇灰线埋伏已久,那么华为新机Mate 60 Pro 的火爆预售则是促使高通加速“瘦身”的一针催化剂。

  此前,华为高端手机原本采用自研的麒麟芯片,一度问鼎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但受限于美国出口管制,其自研麒麟芯片无法流片,只能转向高通购买4G 和WiFi 等其他芯片。据海外基金研报显示,2022 年高通与华为相关的营收已经超过10 亿美元。

  但今年以来,美国部分议员针对华为等企业芯片供应再度趋严,高通已经很难再有来自华为的大量营收。

  华为自研芯片的成功,更是令高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雪上加霜。今年9 月初开启预售的Mate 60系列因搭载国产芯片而受到市场热捧,这无疑将挤压其他安卓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这些都是高通的客户。

  另一个高通的大客户苹果也正在收获自研芯片的成功果实,志在独立。如今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高通,选择在业绩承压之时集中力量押注下一个终端也是情有可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