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人体试验即将落地,脑机接口产业驶向快车道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试验,接口,产业
  • 发布时间:2023-10-27 16:33

  郭勇

  马斯克脑机接口招募临床试验人员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即将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这是该公司今年5 月获得美国FDA 临床批准后宣布的又一个重大进展。

  日前,Neuralink 表示已获得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开始招募针对瘫痪患者的脑机接口 (BCI) 大脑植入物的人体试验。值得关注的是,这项研究将使用手术机器人将植入物植入大脑控制人体移动的区域。根据公司公开信息,那些因颈脊髓损伤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而瘫痪的人,将有资格参加这项研究。但Neuralink 没有透露将有多少参与者参加该试验。该试验将需要大约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Neuralink 最初的研究目标是想通过脑机接口植入物使瘫痪患者能够控制计算机光标或键盘,以表达他们的想法,脑机接口属于运动或者康复类的脑机接口,主要是帮助瘫痪病人重新恢复运动能力,比如走路,或者通过意念打字,国内有公司也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事实上,不论是从脑机接口的技术研发、先进性还是商业化层面,Neuralink 都不是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导者。之前FDA 一直不批准进入人体试验,主要就是担心安全风险,直到近期才被批准进入人体测试。

  从目前的商业化应用层面来看,苹果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走在了Neuralink 前面,这也给马斯克的Neuralink 带来了商业化的压力。而马斯克要想让Neuralink 在脑机接口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加强研发投入,同时还需要加快临床与商业化的应用研究,这些实现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资本投入。而加速人体试验,让Neuralink 抢占的不仅仅是科研先机,更是市场和资金方面的机会,这也从侧面反映如今脑机接口市场竞争的激烈。

  从医疗切入终端市场

  大多数人最初对脑机接口的认识来自科幻作品,事实上,得益于底层技术跃进,脑机接口技术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 的数据显示,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2021 年达到了15 亿美元。该机构预测,到2027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3 亿美元,约合238.26 亿元人民币。

  医疗领域是脑机接口技术落地最快的领域,其本身可以为康复医学、神经工程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例如,通过脑机接口控制的假肢和外骨骼设备可以帮助截肢者和瘫痪患者恢复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脑机接口还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此外,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则可以利用脑机接口实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为他们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而在军事、娱乐等多个领域,脑机接口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国内企业积极布局脑机接口市场

  脑机接口技术从问世开始,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将电极放置在特定大脑区域旁边,读取电活动并将想法和意图转化为控制信号。脑机接口技术将人类的大脑设置成“终端”,连接外部设备,进而使大脑和设备建立直接通信,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通俗地说,就是人类用自己的意念去控制机器,它本身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方向。

  而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5~10年的差距,而且目前世界主要科技大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加速设立技术壁垒,限制技术对外出口。但是,在各大科研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努力下,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正在加快追赶步伐。

  从专利来看,2013 年以来,国内脑机接口相关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且申请量增速明显加快;截至2023 年8月我国脑机接口行业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310 件。拥有创新技术能力的本土公司不断涌现,包括在侵入式领域具有独特蚕丝蛋白材料和MEMS 工艺技术的脑虎科技;专注于双靶点DBS 技术,并自主研发国内首枚神经调控芯片的景易医疗及宁矩科技(NeuraMatrix)。此外,非侵入领域的强脑科技(BrainCo)、博睿康、臻泰智能、脑陆科技、回车科技等公司在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此外,华为、京东方、米哈游、世纪华通等科技企业也早早投身脑机接口研究,共同推动我国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落地。

  未来脑机接口公司在抢夺细分市场、关键技术能力上,可能会出现明显竞争。在率先完成领头布局,争夺完核心技术人才后,脑机接口领头公司的垄断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但随着开放生态和基础设施的逐渐形成,也会有越来越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类脑机接口公司出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