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学探究
  • 发布时间:2023-11-25 16:47

  张野

  (陕西省武功县代家乡邵寨小学)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本文简要论述了教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旨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便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0-001-01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要结合一定的背景,老师在创设情境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思想支撑下,趣味教学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流方向。教师所构建的数学课堂环境,必须全面符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表现更加积极和主动[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全新变化,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构建趣味数学课堂。从而保证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环境当中。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重点思考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构建。

  一、教师要创设优质的小学数学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的学习要结合一定的背景,老师在创设情境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要与小学学习内容相关

  在问题情境创设的环节中,要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要具备充足的数学价值和信息量,不能走过场,与数学知识关系不大的情境都应该排除在外。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本节课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各项教学活动应该有序地开展,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出生活中的图形,然后通过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然后老师采用硬纸条和图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组成。

  (二)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联想和思考

  在数学情境创设的环节中,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如在进行“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分析车轮的轴为什么要设置在圆心处,让学生骑自行车时思考如果车轮的轴不在圆心处,那么还能自如的行驶么。通过具有情境的表演,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圆心到圆周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半径的长度相同,这样在自行车行驶中才会非常稳定。然后老师让学生了解圆的半径,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圆的半径,如生活中盘子的半径是15 厘米。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地得到了培养。

  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实现学生兴趣激发的前提是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调整学生数学学习心态,降低学习压力。因此,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与调节。首先,教师需要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以幽默、亲近的形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教师形象产生认可的同时,对课堂活动也产生一定的认可。同时,教师应重视数学课堂教与学信息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沟通分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做出调整和改进。最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互动能够让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所缩短,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数学,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因此,教师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应该合理构建课堂情境,将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转化,并将其具体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生活案例、数学模型等引入到课堂之上,实现数学情境有效构建。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和平移” 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构建数学模型。将与轴对称和平移图形有关的数学模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各类数学图形和模型,掌握轴对称和平移图形装换特征。

  三、设计游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数学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游戏,将数学内容与游戏环节建立有效联系,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建设,以及数学知识消化和掌握。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计游戏环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游戏,实现寓教于乐教学。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以合理设计数字计算游戏。通过击鼓传花、小组比赛的方式,加强小学生小数计算能力训练。在计算游戏活动中表现失误的学生,需要面临表演节目、蹲起等惩罚,而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枚小红花。如此一来,学生在趣味的游戏环节中,学习数学知识,能够丰富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组织数学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维持课堂秩序。作为数学教师要适当的发挥辅助、引导和监督的作用,从而保证数学游戏趣味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四、结语

  综上,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其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兴趣因素影响。因此,为保证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情境、游戏设计、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营造轻松、趣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实现小学生数学兴趣、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21):180.

  [2]刘宝亭.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措施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8):27-2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