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25 16:50
郑宝龙
(武功县贞元镇宋家小学)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样也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因此要注重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和帮助,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如何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的高效,这都是我们老师应该注意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适合实际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0-001-0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使现实中文化、交流、沟通、传承以及发扬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验等的限制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老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大纲的条件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实际的、有用的教学计划,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一、关于高效课堂的基本定义
“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最终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通俗来讲就是消耗较少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对如何验证课堂教学是否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课堂效率最大化,二是效益最优化。如果一堂课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那么,它就是名副其实的理想化高效课堂。在教育当代,虽然处于新课改背景下,切不可对于教学目标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而采取拔苗助长的“进阶型”策略,而要遵循教育体系与学生主体的自身成长规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作为一门循序渐进的艺术,最终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而非古时的“百无一用”,教学过程兼具效率和效益,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轨的学习生活,在幼儿园的一些松散习惯还没有完全改掉,但是若是老师严格地迅速掰到正轨上,往往会使得学生惧怕学校和老师,这不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氛围的打造,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自由、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效率,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所谓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要求老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与学生的相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平等,与学生交流要友好,多加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与展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敢于讲和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师形象,不能像以前的有些老师一样严肃古板,避免出现过激的言行以免对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和伤害。
(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语文对很多小学生来讲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数学的思考趣味,也没有自然和社会的故事趣味,再加上很多语文教学上一些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和任务,往往导致学生认为语文是没有意义和枯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趣味性。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大致分为识记、背诵、默写、分析四个部分,如何把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寓教于乐,在游戏和故事中增加语文的知识学习,同样这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学习成语时,可以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以往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知识基础进行成语接龙的小比赛,看哪一组的学生获胜。同样在学习唐诗宋词时,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诗词大会,比一下哪一位学生的诗词记忆最为广泛,了解得较为详细。这种小型的比赛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的水平。
(三)应用合作式教学方式,促进课堂交流
合作式教学方式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应当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出发点,为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进行语文学习。而问题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通读或者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讨论中,教师要注重把握节奏与方向,对难点给予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见解。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共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
(四)拓宽学生阅读空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源泉
将教材在合理范围内加以延伸,并不断拓宽学生阅读知识面,这将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动力。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可以迅速提升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激发其对学习不断深入探索的欲望,还能够提升其对于知识认识的综合理解能力,也便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开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初次面对新的学习对象时,能够对自身的阅读空间进行充分的调动和挖掘,在较短时间内领悟中心思想,进而以高质高效的状态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时间合理进行设置,预留一定时间作为学生阅读的学习,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多加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拓宽自身的阅读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其能力的提升与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真正地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龙宗俊.创新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关键[N].贵州民族报,2019- 09-12(B03).
[2]秦燕.浅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9(28):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