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物理教学建立物理高效课堂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反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06 16:33
刘期军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马祖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本文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2-010-01
前言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学生学习初中物理可以提升学生的理科思维,同时使学生具备对身边物理知识的定性认知和理解。在加上初中物理有许多实验课程,教师应该通过物理实验课,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而高效的课堂。
1.高效物理课堂的含义
什么是高效的物理教室?所谓高效物理课堂,是指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操作、计算、验证物理定律、公式、定理的能力,并利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收集和组织数据、图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绘图。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情,培养严谨、求实、执着的科研精神,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教师教学生记住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从情感、智力、知识、能力、技能、个性和科学精神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改变过去学生作为知识容器的错误和短视做法,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富有挑战性的一代学生。
2.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2.1教师注重对实验课进行演示教学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进而影响到物理实验的时间安排,鉴于此,教师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演示法进行实验教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操作且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准备课件。演示法的运用导致学生只照搬教师的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学习,而缺乏自主思考,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实验毫无兴趣可言,仅停留在跟随教师的步调进行学习。
2.2物理教师对实验课程的不重视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实验课程不重视,其原因是:第一,学校的初中部学生的数量与实际实验设备的数量不成正比,因此,不能过多的将物理教学侧重于实验教学,只能用理论课程来完善物理课堂教学;第二,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物理实验存在轻视的心理,认为物理实验就是来放松心情的,因此,就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第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实验步骤没法掌控,导致有的学生的实验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课堂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2.3学生没有把握学习主导权
由于初中物理学习进度较为紧张,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没有较多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教师,学生的疑虑与想法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双减背景下由于课程的紧张,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时不注意对物理公式内涵的讲解,只是简单的将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程度性的讲解,学生在该教育模式下对抽象性的物理学科进行学习,不仅减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对物理课下作业的完成负担。
3.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习兴趣
新课改与双减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由于物理学科的强逻辑性,教师利用真实案例演变的物理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物理的实验操作视频,学生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呈现眼前一新的面貌,也会有相应的学习欲望。多种形式教学模式的呈现不仅丰富了初中物理课堂的色彩性,使逻辑复杂的物理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清晰,也因此拓展了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构架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具有风味性的教学语言引导下,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的学习中,进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3.2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意识
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施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的实验过程中去,对实验操作的参加,学生通过教师的物理实验演示,可以自行进行实验操作步骤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探究意识。通过手、脑、眼、耳朵等器官的并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创新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的探究创新意识。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效落实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将教师的教学内容朝精简化,针对化的方向进行制定。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操作过程中,也有效解开了学生对理论知识记忆与理解的谜团,该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自主创新和探究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3.3开展趣味实验,锻炼动手能力
在物理学科中,实验占据较大比例。实验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观察物理现象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关键手段。物理实验能够将原本复杂的物理知识分解成具体的小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个实验步骤中顺利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逐步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开展实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第一,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在刚开始开展实验教学时,因学生尚未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展示和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为接下来的实验活动做好准备。第二,小组合作,自行设计。针对一些难度较低的实验,或者当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有明显提升后,教师就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各小组的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第三,课外实验,锻炼能力。除了要在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实验,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生活用品开展多样化的实验。这些活动可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全方位培养,还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实现物理素养的提升、基础知识的夯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分析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学习和了解全新的教学手段,在恰当的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优化实验教学,打造魅力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培养成全能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明.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物理作业布置原则及控制策略[J].教书育人,2022(2):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