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玉梅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开展目标。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老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以科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的开展和构建教育实践活动,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2-014-01
1开展生活化活动
鉴于小学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安排课程时,可以更广泛地运用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比如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引入教学过程,利用这些生活方式和设计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兴趣。而且老师还可以结合这些生活片段,对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现象进行分析,制造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场景本身缺乏详细深入的观察,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自己也没有认真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通过举办"生命离不开水"的活动实践中,老师可以从水到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论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然后再向学生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浪费或污染水资源的典型例子,最后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淡水资源的重要性来教育学生这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生生活态度。老师可以透过比较分析不同学生每天的食水消耗量,使他们有机会找出哪类用水习惯不好,哪类用水方法最经济,并透过详细的数据和图表去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问题。这样潜移默化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开展科学实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如果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那么可能不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会出现由于科学理论知识的枯燥,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小学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所以要想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更加感兴趣,就需要在进行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将实验知识融合进来,这样不但可以使得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提升课堂的活跃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学教师可以及时得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比如说,小学教师在讲解第五单元《声音》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进实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时,可以组建小组,先让学生之间共同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在学生们都结束实验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指导,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对科学知识更加感兴趣,教师也可以顺利的开展接下来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环节。
3开展科学评价
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活动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步调上的一致性。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对每个小组讨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表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并鼓励每个小组派代表对该小组达成的结论和认识进行展示,其他成员依次进行补充。在不同观点、想法、表述中培养每个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思考、探究、创新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获每个小组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和鼓励,找到每一个小组的特别之处并进行赞扬,教师多予以鼓励、表扬,轻声温柔的激励每一个发言的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步调、接受程度的一致性。在《看月亮》一课的教学中,在其中一个学生分组活动:借助月相盒观察一个月中不同时间的月相,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展示时间,小组分享自己看到并画出的月亮的不同形状,其他小组成员先进行评价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和引导,不断鼓励学生。例如,在学生说出月亮先变大后变小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观察的非常仔细,除了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规律呢,引导学生思考,月亮亮面的方向变化。有效的课堂评价以及一系列合理紧凑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逐渐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俗话说:“培养良好习惯要从小做起”,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强,所以在小学教育时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性思维习惯和理性逻辑思维,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核心素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老师要重视科学核心素养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影响,不断的优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而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小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的小学教师还需持续加大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水平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具有优秀科学素养的高质量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165.
[2]杨航,李倩.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魅力中国,2019,(52):151-15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