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浅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1-06 16:34

  孙 颖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东街小学 吉林 通化 135100)

  摘要:大单元教学意味着打破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壁垒。但不少教师认为,打破课文壁垒就是把整个单元的生字新词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把各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需要精细研读的课文重点片段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形成有板块无指向的肢解式教学结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2-013-01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以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与教学体系既是知识社会与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也是对以往知识本位教育症结的必然应对。《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单元目标的设计需要联结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大概念的提取正是从宏观角度牢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使教学得以打通学能发展的关节,融通学校教育与真实生活,使学习成为一种持续性理解。再运用微观思维,结合教材要求和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来落实单元目标。

  一、学习有情境,打破知识与生活间的壁垒

  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知识的学习收入具体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获得知识建立起了联系,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学习者在学得知识的同时,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都会同时建立起来。

  四年级上册梳理与探究单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寻找“宝葫芦”的、带有浓浓童话味和探究味的任务情境。于是,综合复习在观看《宝葫芦的秘密》中拉开帷幕,通过自由交流,学生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学习也是如此,靠自己大脑和双手创造就会有收获,就会拥有自己的“宝葫芦”。带着“我想有个宝葫芦”这一美好任务。开始了愉快而神秘的复习之旅。

  二、学习主题化,贯通新旧知识的纵向联系

  主题式的学习,系列性的活动,会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在头脑中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年级上册梳理与探究单元围绕“我想有个宝葫芦”这一任务情境,设计了三个小任务:第一个任务“猜猜宝葫芦里有什么”,学生回顾前几个学期梳理与探究单元的学习任务,在交流过程中明确梳理与探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第二个任务“一起来寻宝”是对整测教材知识点与能力点的梳理环节。其中,“走进字词的朋友圈”是整理中积累字词;“说说课文里的那些人和事”是对课文进行梳理。第三个任务“我真的有宝葫芦啦”是整个梳理与探究单元的成果展示与测评。在“宝葫芦分享会”中,学生分享成果,互相借鉴,丰富学习方法;在“宝葫芦显身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梳理成果完成综合测评。

  三、学习重创生,培养高阶思维的逐步发展

  在“我真的宝葫芦啦”活动中,设置挑战小挑战:动漫微电影剧本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

  作业以“剧本研讨暨新闻发布会”的情境展开,学生以变编剧的视角来完成学习任务,以动漫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塑造个性鲜明的主人公,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清楚故事的经过,发展学生综合性运用本册阅读、表达、口语交际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都会让老师欣喜,会深刻地感受到语文生活是如此美好,这才是语文生活该有的品质。

  四、多样化:设置丰富的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除了凸显体验性、系统性、互动性等特点,还要体现学习活动的多样化。语文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体现在活动特征、活动形式、活动种类等多个方面。语文学习活动的特征应是多样的,不仅要有感性特征的学习活动,还应有理性特征的学习活动;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要让学生身动,还要让学生心动、脑动;语文学习活动的种类是多样的,教师要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以任务二“不一样的变化”活动设计为例,三项主要活动由多项子活动来逐层推进。活动1“‘我’会变”包括三项子活动:一是演一演,和老师一起做“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游戏;二是理一理,阅读课文《我是什么》,完成思维导图;三是说一说,借助思维导图,运用句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活动2“‘我’去哪里了”包括三项子活动:一是读一读,找一找,阅读课文《雪孩子》,猜猜雪孩子去哪里了,从《我是什么》的思维导图中找出答案;二是读一读,想一想,阅读《企鹅寄冰》,完成故事图,思考冰和水都去哪里了;三是做一做实验,记录实验发现。活动3“‘我’的变身图”包括两项子活动:一是根据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完成“变身图”;二是根据“变身图”,做科学小报告,讲述水的变化过程。

  在上述活动设计中,学生经历了表演、实验等感性体验的学习活动,也经历了阅读思考、绘图梳理、科学报告等理性参与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多种感官、多种智能的活动,也经历了阅读、绘制、记录、报告、讲述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多样化改变了既往的“讲中学”“坐中学”,走向“做中学”“读中学”“探中学”“展示中学”“画中学”等多种方式,深化和拓展了学生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关键能力,丰富了其学习资源、学习策略,拓宽了学习时空,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

  这样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树立单元统整的意识,注重教材之间的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同时注重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拓宽教师教学设计的视野,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载体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水平.统编教材阅读策略教学的原则和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0.

  [3]夏永恒.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探究[J].小学语文教学,202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