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路径探究——以惠城职业技术学校电商专业为例
-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制度,路径,探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4-21 13:30
文/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赖慈生
一、导语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了更好地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于2020年8月向惠州市教育局申报“1+X证书”试点,获准在“网店运营推广”“幼儿照护”两个证书上先行试点,并于当年年底顺利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网店运营推广”“幼儿照护”考证,考证通过率达到85%以上。经过两年的积极探索尝试,学校在考证培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训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受到学生的欢迎、企业的认可、同行的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主要探索与体会
(一)以课证融通、教考协同为重点,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证融通就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放在同等的地位,要求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考证培训内容与日常专业课程相融合,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协同一致,保持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的协同性。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必须处理好课证融通问题。
针对我校电商专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与现在的“网店运营推广证书”所要求的相关工作领域的重合点太少,所以整合了“网店运营推广”和“电商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同时也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优化,一方面对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梳理,调整开设时间和内容,突出职业技能的考核点;另一方面,根据企业调研发现的电商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以及工作岗位对网店运营推广技能的新要求及时跟进、补充最新知识和技能,提高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课程置换、内容强化、内容补充、深度或广度拓展等方法进行课程的合理融合,修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使融合后的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学习成果测评等方面,能够较好满足“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考证要求,并充分体现“1+X证书”制度的要求。
(二)以学以致用、工学一体为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结合“网店运营推广证书”的考证,专业教学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工学一体,主动与校企合作企业加强合作,落实校企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学校及时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使毕业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让他们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后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学生对电商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结合“1+X证书”制度的实施,我校周密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接触电商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使学生在商品拍摄、商品上传与维护、主播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商户资金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还让学生感知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职业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校主动将“1+X证书”制度融入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是根据“网店运营推广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安排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调研、交流,共同探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二是利用专业教师到湖南长沙参加培训机会,主动与“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考证实施企业的有关人员共同商讨培训教学内容、学习领会考证环节的有关要求;三是利用校园招聘机会,邀请相关校企合作电商企业进校园给学生开讲座、招聘电商人才等,让师生更多了解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通过多种措施,诚邀企业参与到学校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了校企合作内容,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抓手,大力推进“三教”改革
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洞悉“1+X证书”制度蕴含的课堂培养理念,还要调整自身的职业技能、教学设计理念、授课习惯甚至自身身份认同等。教师需要率先理解“1+X证书”制度对课堂理念变革、教学过程实施和评价方式转变的基本价值取向,准确掌握“1+X证书”制度对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在能力变化上的具体要求。
学校要重视“双师型”师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的深入开展。我校在申报“1+X证书”试点工作的同时,着手研究规划并逐步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抓手,大力推进“三教”改革。以电商专业为例,学校组建了一支“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考证教学团队,探索“考证培训导师制”,分批次安排教师外出参加考证企业组织的培训、并要求教师参加考证;在安排国培、省培等各项外出培训时优先安排这批教师参加;利用到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交流、调研、学习等企业实践活动。这些举措为电商专业“三教”改革、“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考证试点等工作的实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以制度试点为契机,重视做好实训室建设
基于“1+X证书”制度实施,学校更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一方面要大力争取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资金投入,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实训室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还要与行业、企业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利用好企业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与企业联合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我校在申报“1+X证书”试点同时,重视做好实训室建设工作。经过充分评估、认真研究,在学校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改造、新建了2个电商实训室,2个幼儿照护实训室,把教学型实训室升级为融日常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证、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室。实训室能提供内容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多媒体学习平台,为日常训练、备考强化训练以及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本满足“1+X证书”申报试点的两个证书培训、教学、考证要求。
为强化与企业相似或相同的教学培训场景对接,我校还积极与多家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了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考证培训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水平。
(五)以教学科研为引领,积极推进试点不断深入
在“1+X证书”试点过程中,学校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发现,我校电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电商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的知识陈旧、理念落后,对业态发展趋势不了解、对行业需求的技能不具备,不能很好适应电商企业岗位需求。
基于此认识,学校电商专业科组教师,在试点“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过程中,立足学校、基于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探索边研究,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努力开展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2020年8月向广东省教育厅申报省级科研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建设以中职电商为骨干专业的高水平专业发展群的案例研究——以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获得了省教育厅的正式批准立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条件,而基于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际的教研课题,也反过来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经验总结和质量提升帮助。
三、几点困惑与思考
(一)关于课证如何更好融通问题
从当前试点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原有安排课程与考证课程、日常教学内容和考证考核点不一致等矛盾,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教学和培训不协同现象,课证对接融通的程度还属浅层的,教考有很多地方不能做到完全协同,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真正实现书证衔接融通?还需要学校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二)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
学校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管理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师资有效培训实施困难等问题。“双师型”师资问题,成为制约学校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的瓶颈。还有待继续探索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关于校企合作深度问题
在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校企双方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行业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与职业院校形成命运共同体。但企业如何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标准的制定?对具有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企业如何通过薪酬、晋升等形式给予认可?在校企合作中,这些问题一直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多大程度影响到学生对X证书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到“1+X证书”制度的推广实施,学校也在思考评估中。
四、结语
学校在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坚持企业岗位需求导向,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围绕“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学校“三教”改革,努力实现课证有效融通。着力做好“双师型”教师培养,切实提升师资水平。以制度试点为契机,做好实训室建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在试点过程中也碰到不少困惑与难题,但以教研引领,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提升,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家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大好形势下,学校积极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毕业生而努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研究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建设以中职电商为骨干专业的高水平职业发展群的案例研究——以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DZZJG2020271,项目主持人:赖慈生。]
责任编辑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