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利排名看“中国制造”嬗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专利,PCT,中国制造
  • 发布时间:2012-03-22 14:32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1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排行榜,来自中国的企业中兴力压松下、夏普、博世、高通、丰田等国际专利大户,排名第一。这是继2008年华为之后,中国企业再次拿下全球PCT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的宝座。

  PCT是专利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合作条约之一。通过PCT申请国际专利,可以简化申请手续,降低申请费用,为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便捷途径。中兴PCT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表明中兴已经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积累上走在国际前列。

  但“罗马城并非一天建成”,中兴今日的成绩,是其重视专利申请、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

  长期以来,创新不足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硬伤”。由于缺乏核心专利的保护和支撑,中国企业时常面对国外专利大户漫天要价、国内山寨厂商狠命挖墙角的困境。虽然印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已经行销全球,但中国企业往往只能赚取廉价代工的辛苦钱。一台利润率接近60%的iphone,中国代工企业仅能拿到其中的2%,“中国制造”的头衔其实早就不再那么光鲜。

  经历了对“中国制造”的痛苦反思,中国企业开始谋求向“中国创造”转型。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处长常利民所说,“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家和企业层面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很大程度上,华为、中兴等通信行业领军企业扮演着中国自主创新领头羊的角色,他们的崛起代表着中国商业环境和企业经营理念的一场变革。中国的市场和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近些年出现不少优秀的企业,仅通信终端行业就有魅族、小米、天语等。而中国各行业的本土领军企业,都如中兴一样在试图寻找一条以创新求发展的道路,逐步摆脱过去那种“重生产轻研发、重模仿轻创新”的经营模式。目前,部分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利润的15%,新人才发展空间和待遇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虽然我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已迈出可喜一步,但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我国企业整体上知识产权积累依然不足,与国外企业差距明显。此次PCT排行榜上,仅有中兴、华为、鸿富锦三家中国企业入围50强,远远落后于日本的20家和美国的12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毛启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