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肖文科之死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矿工,肖文科,处理后事
  • 发布时间:2013-12-02 10:43

  为了照顾家人,肖文科放弃了去城市打工的机会。可当地缺少企业,实在没有多余的岗位可供选择。刚刚做“地下矿工”不足半月,他就失去了生命。

  二十七岁的肖文科死了。死讯传到家里,房间顿时陷入死一般沉寂中,随之而来的是哭天喊地的哀嚎。

  2013年9月18日下午四时左右,河北赤城籍农民肖文科所“工作”的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汤池口村小西山附近的一处非法铁矿井下发生事故。矿上人员随后拨打了当地的120并通知了伤者家属。当火急火燎的家属赶到医院时,他们看到了急救室里肖文科冰冷的尸体。

  事后,肖家人和矿主王吉贵均没有提出向相关职能部门报案的要求,他们决定私下协商处理后事。

  补偿款僵局

  选择私了此事,双方打着各自的算盘。一方认为人已死,计较无益,多得些补偿款最重要。一方觉得自己的铁矿属于无证非法盗采,出了生产事故不宜声张,应拿钱尽快解决。

  可是“协商”的进展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双方在60万元上下的补偿价码前陷入了僵局。肖家人最终要价80万元,铁矿主王吉贵则表示最多能给60万元。

  几轮协商下来,事情仍然没有解决。

  就在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肖家人的补偿款还没有着落,而肖文科的尸体则依旧停放在医院的太平间。肖家人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当地人称之为“进宫”,也就是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

  肖文科的姑父张兆林在《民生周刊》记者面前毫不避讳当时“进宫”的初衷,就是想让政府部门给王吉贵施加压力,尽快把补偿款落实。

  肖家人“进宫”的第一站选择在宣化区信访办。张兆林把肖文科死亡及王吉贵盗采铁矿的情况向工作人员做了说明。“他们现场做了笔录,出去打了个电话后,告诉我们此事可以去找庞家堡镇政府的宇光忠。”

  离开信访办,他们并没有去镇政府,本以为涉及到非法盗采和人命关天的事,经过信访途径会被快速处理,但是随后的两周时间里没有任何部门联系他们。

  迫不得已,肖家人主动找到庞家堡镇政府,见到了负责国土资源工作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宇光忠。

  宇光忠表示会和矿主联系,事情有了进展会及时通知肖家人。据张兆林回忆,当天宇光忠曾反问他们:为何当初肖文科来非法矿上干活时不主动向镇里汇报?

  张兆林说:“肖文科为了赚钱才到矿上干活,这还需要向镇里汇报么?”

  “抢银行也赚钱,他为什么不去?”宇光忠的回答让在场的肖家人大为恼火。但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诉求的他们没有再说什么,他们认为这一次镇政府出了面,事情应该可以解决了。

  肖家人做好准备,等待着政府部门来找他们了解情况。可是,他们迟迟没有接到宇光忠的电话。

  肖家人想不通,为什么非法矿上出了事故,镇里知情后却见不到国土、安监等部门的执法行为?非法矿口没有被摧毁,只是被矿主用土简单填埋,装载生产设备的汽车也安然地停在矿口前。随后肖家人茫然失措,除了等,还是等。

  职能部门“释疑”

  11月4日,《民生周刊》记者前往张家口市宣化区。

  在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宣化分局,《民生周刊》记者见到了负责执法监察及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副局长韩旭华。

  关于肖文科矿上死亡一事,韩旭华表示毫不知情,在记者来之前没有任何人向区国土分局反映过此事。

  韩旭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宣化区国土分局等部门当前对“打非治违”做了很多工作,力度也很大。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一周最少开展一次全山巡查工作,有的时间节点甚至天天都在山上巡查。

  对于王吉贵盗采致人员死亡的事实,韩旭华的解释为该矿口可能由于位置偏僻,且是晚上盗采,不易被发现。但肖文科是死于白天,且连续在矿上工作十多天,为何仍巡查不到?

  韩旭华对此表示国土部门的工作压力很大,任务也很重,“我们不可能每天24小时都呆在山上。”

  对于庞家堡镇政府知道此次事故后,是否须上报相关执法部门,韩旭华认为“应该是需要上报的,要报到国土局等部门或者区里”。

  在韩旭华向《民生周刊》记者提供的一份给市国土资源局的《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宣化分局关于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工作情况报告》里明确提到:宣化区政府按照市政府的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有关文件要求,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有关规定,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基本关闭了所有辖区内的非法开采矿山。

  对于肖文科事件,宣化区安监局副局长、宣化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桂金同样表示不知情。同时李桂金强调,安监局的职能只是对有证矿负责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无手续的非法矿山不在他们的执法范围内。也没有明确条文要求镇政府必须向安监局汇报非法生产事故。

  执法部门不知情,知情部门又为何知情不报,似乎一切矛盾的焦点都聚集到庞家堡镇政府。

  《民生周刊》记者在宣化区委宣传部见到了庞家堡镇宣传委员宇光忠。

  对此情况,宇光忠承认死者家属确实找过他,镇里也及时确认该情况是属实的,他在第一时间向镇党委书记、镇长汇报了情况。“书记和镇长让我处理此事”。

  宇光忠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知情后,他及时与矿主取得了联系,也尽量帮助当事双方在协商补偿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个事情不需要上报,死者家属只是反映补偿的问题,而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此事该如何上报,该向谁汇报,书记和镇长也没有安排过上报的工作。”宇光忠说。

  至于镇里在处理该事情上所做的工作,宇光忠说镇里已及时把该矿的生产设备砸毁,把洞口用挖土机破坏掉。“其他的就没了。”

  可是,《民生周刊》记者随肖文科家属上山走访现场时,发现在出事的矿口处,设备车依然完好,矿口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填埋。

  当记者提出要求采访宣化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区长孔庆范时,区政府办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副区长在陪领导视察工作,不知何时能回到单位”。当记者再次提出能否电话采访,又被告知“孔区长已知此事,并让相关部门尽快处理”。

  “宣化现象”

  其实,在宣化区类似于肖文科的事件远不止这一起。这种“推断”在该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王吉贵那里得到了证实。

  今年六十四岁的王吉贵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当初他花了几十万元从别人手里买来了这个矿口,本想着大赚一笔,可这个矿口是个废弃矿口,铁矿产量低于他的预期。

  王吉贵从未办理过采矿许可证等,“我们这里没有手续的矿很多,挖得差不多就换个地方继续挖。”王吉贵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王吉贵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执法部门的确经常上山,他自己的非法矿也曾被处罚过。可是为何被查处的非法矿能死灰复燃,公然违背了当地打非治违“三不留一毁闭”的标准要求?为何韩旭华又说从未发现过这个矿口?

  王吉贵说自己很倒霉,不光买了一个低产能的矿口,还遇到死人的事故。他还告诉记者,当地已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矿上出了死人事故后,大矿补偿60万左右,小矿补偿40万左右。

  这“规矩”显然和宣化的特色分不开。

  《民生周刊》记者从宣化区国土局了解到,宣化区是个历史老矿区,庞家堡又是其主要的矿区之一。庞家堡镇16个行政村,其中13个村有矿产资源。庞家堡镇全部是山区,土地贫瘠、水源缺乏,100多年以来,村民就是靠采矿维持生活,几乎每个村都存在非法盗采的现象。

  肖文科的姑父张兆林的生活也离不开铁矿,他早已脱离了土地,靠开货车为矿场拉矿为生。据他了解,村里有半数人都在矿上工作。

  肖文科早已成家,已育有两个女儿。之前跟着张兆林开车,后来学手艺做厨师。为了照顾家人,他放弃了去城市打工的机会。而当地缺少企业,实在没有多余的岗位可供选择。

  在矿上一天工作五六个小时,就能赚到150元,远高于他之前的收入。在利益的驱使下,肖文科铤而走险,可刚刚做“地下矿工”不足半月,他就失去了生命。

  失去儿子的肖世英在重创之后变得神情呆滞。虽然在当地非法矿井打工二十多年的肖世英,早已对工友遇难见怪不怪,可真正切身经历时,他才感受到这种痛苦是如此深。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肖世英明白自己不能再倒下去。于是,他毅然抛弃了这份高危工作。“干不了别的还能回家种地,好死不如赖活着”。

  截至记者发稿时,因生产事故致肖文科死亡已过去两个多月了,事情仍然未能得到解决,其尸体仍停放在医院太平间,其家人也仍然在四处奔走着。

  □本刊记者 郭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