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抢滩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社区银行,客户需求,控制风险
  • 发布时间:2013-12-02 10:49

  “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可能会兵分两路,社区银行或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将有一路‘朝上走’,主要做大客户、高端客户,搞国际化经营;还有一路‘朝下走’,做社区银行,深挖小微企业和社区金融。”

  社区银行的服务具有小额化、非标准化等特征,灵活性更强,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和控制风险。但是其对网点、人力资源投入的需求远大于批发业务,所以成本相对更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来办理业务的人就多,又赶上十几个VIP客户插队,我大早上就赶来拿号排队,轮到时已经等了3个多小时。如果这些业务能在自己家楼下办理的话,那当然好了,我对社区银行很支持,也很期待。”谈及对社区银行的看法时,正在银行办理业务的赵女士如是说。

  10月31日,各方期待的社区银行终于迎来“破题”,北京市第一家获得银监局颁发金融许可证的社区银行挂牌营业。据了解,该社区银行是由北京农商银行设立,其经营特色为错时营业和提供便民服务。

  业内人士猜测,此举或将拉开社区银行审批的序幕,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也必将大大改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

  扩张步伐加快

  此前出现的类似银行在名称上刻意回避了“社区银行”4个字,而是称之为“金融服务站”、“金融便利店”、“小区金融智能超市”等。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多数尚未申请到牌照,仍有“被叫停”的担心,许多银行就打起了擦边球。

  尽管目前国内的社区银行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其表现出的迅猛发展势头已引起业内外关注。随着网点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银行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大连等城市。

  最近一段时间,民生银行铺设网点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刚刚过去的10月份,我们在北京新开了100家社区银行网点。按照规划,将在北京开设2000家,这些都是定位于高档小区。”民生银行所属分行一位职员向《民生周刊》记者透露。“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许多网点也都在建。”

  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出的目标是,3年内,民生银行在全国开设的金融便利店将突破1万家。

  “这仅仅是开始。目前,几家涉足社区服务的银行都有着更宏大的计划,纷纷忙着抢建网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少则几十家,多则几百乃至几千家,毕竟银行提供服务要靠网点来支撑。”

  过去1年中,除了上述提及的北京农商银行、民生银行外,兴业、中信、浦发、平安等多家银行也都在积极开拓社区银行业务,扩张步伐很快。

  那么,多家银行大举进军社区,背后的推力是什么?“社区银行服务的发展,是银行业竞争加剧的一种表现,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领域已成为为数不多的‘蓝海’,越来越多的银行介入这一领域,也正说明了这一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说。

  偏好大客户的传统银行,以往确实存在对社区居民和小微用户不太重视的情况,而现在,这种情况在悄然改变。曾刚分析,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加上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型客户的融资渠道日渐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在逐渐提高。这些都导致大客户业务的利润空间迅速下降。为此,银行必须在传统客户以外,寻找议价能力更高的客户对象,小微企业和个人便成为很自然的选择。

  “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面临的形势是不进则退。”北京农商银行南海家园五里社区分理处经理张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对银行而言,社区银行能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理财产品。

  除此之外,社区银行有利于减轻银行的成本。“通过减少人力、增加设备,然后引导客户用设备办理业务,从而减轻人员成本。”他解释道。

  “未来,中国银行业可能会出现兵分两路的格局,社区银行或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将有一路“朝上走”,主要做大客户、高端客户,搞国际化经营;还有一路会“朝下走”,做社区银行,扎根基层,深挖小微企业和社区金融。

  关系性融资

  与营业面积较大的传统银行网点相比,社区银行的店面小则40~50平方米,大则120平方米左右。与自助存取的ATM网点不同,社区银行有着细化的功能分区,更像一个袖珍银行,一般都设有便民增值服务、电子银行体验、自助交易、业务咨询等若干分区。

  在对民生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银行的多个社区银行网点进行走访后,《民生周刊》记者发现,虽然各家银行新设立的社区银行的名称各有不同,但网点布置、运营模式及所提供服务内容并无太大差别。

  “除了如贷款之类的现金业务外,其他银行业务在此均可办理。”民生银行北京劲松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目前,贷款由固定的客户经理负责,以后客户经理也会进驻小区,到时贷款也可在社区银行办理。

  “此外,每个社区银行平时配有两名工作人员,如果有临时性业务可从管辖行抽调,相对比较灵活,这样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人员与网点资源。社区银行像触角一样,收集信息,然后再传输到其管辖行各个业务部门。”该工作人员分析。

  除了地理位置变化外,社区银行的特色及优势又有哪些?从街区到社区,传统银行要走的路还有多远?

  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看来,社区银行与传统银行最大的不同就是服务。“走进国外的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往往会先请顾客坐到沙发上喝茶、聊天,然后再开展服务。作为咨询性的服务机构,美国等国家的社区银行数量很多,一般都作为银行服务的延伸。”

  到目前为止,天津已有50多家金融便利店。陈宗胜对此非常看好,“银行机构再多,只要是隔着栅栏通过扬声器对话,老百姓都不会喜欢。这种草根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接地气的金融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和老百姓连接起来。”

  一位民生银行所属社区银行的负责人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提供便民服务是目前国内社区银行都在着力做的业务。便民服务是社区银行的特色和优势,银行方面通过引进第三方服务,如买菜、交水电费、代收快递等小区日常消费在这里都能实现,这是与居民拉近关系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社区银行的优势在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客户对象,进行精准化营销。例如,可以根据每个小区的特色、收入水平、人群结构等因素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和银行服务。

  但也有专家指出,即便银行提供再多的便民服务,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社区银行未来最核心的业务还是吸储和放贷。从街区到社区,银行的业务模式应发生根本性改变。

  以融资为例,社区银行和传统银行就有着很大的不同,社区银行的融资模式被称为“关系性融资”。曾刚解释说,和大企业不同,由于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往往缺乏全面的财务信息,而且也难以提供合格的抵押品。在这种情况下,为控制相关风险,银行需要以客户的“软信息”为基础,从而进行信贷决策。这样就要求银行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联系,并通过频繁接触收集信息。

  “不应只玩概念”

  目前来看,公众对社区银行的到来满心期待,监管部门也一直都鼓励中小银行将社区银行作为发展方向,不存在明确的政策障碍。

  然而,这些利好消息并没有消除业内人士对社区银行的担忧。一位业内人士谈道,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通过网络渠道实现,注重网点和人力投入的社区银行到底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又如何,这在业界争议不小。

  “不仅如此,社区银行的服务具有小额化、非标准化等特征,灵活性更强,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和控制风险。但是,由于社区银行对网点、人力资源投入的需求远大于批发业务,所以其成本相对更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曾刚谈道。

  他分析,鉴于小微业务的风险特征,如果银行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社区银行战略也意味着较高的成本和风险。对不熟悉小微业务的大银行而言,情况尤其如此。

  在推进社区银行的同时,监管部门仍需密切关注可能的风险。曾刚建议,在银行网点增设方面,应保持适度审慎的步调,防止过度竞争可能形成的风险。此外,还应引导银行强化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调整,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与其他人关注的视角不同,郭田勇更担心社区银行可能会走偏,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他说:“我担心有些银行会走偏,利用社区银行的名义,但在具体经营上仍做普通银行的业务,利用鼓励社区银行发展的这种监管导向‘钻空子’。”

  “希望银行能真正扎根社区,这就要求社区银行在审批前,应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清晰的经营思路,弄清楚社区银行是什么、怎么做,而不是玩个概念。”他说。

  □本刊记者 郑智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