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更宜游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旅游资源,名胜古迹,文明提示
  • 发布时间:2013-12-02 12:40

  踏上地铁扶梯,就会听到要乘客“文明乘车”等提示,随后还有英文提示。播放录音所产生的噪音让人很不舒服。不文明的恰恰是播放文明提示的人。

  就旅游资源而言,北京不输给巴黎、伦敦等著名城市。北京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全球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到此一游。但北京的旅游业并不兴旺发达。根据北京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来北京的外地游客的人数是214万人。201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来北京的外地游客的人数分别为94万人和137万人,而2013年同期的人数则只有90万人和124万人。

  北京可以做得更好。北京开车和养狗的人太多,车满为患,狗满为患,好好一个地方被弄得脏、乱、差。城管有很多东西可以管,可以管一管街上乱跑的狗,也可以管管人行道上停放的汽车。但这些城管似乎只管摆摊的小商贩,不知其动机为何,是容易罚款,还是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汽车之患远胜于摊贩造成的问题。

  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说过:“如果我们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公民个人自我克制越好,政府的干预就会越少,至少政府干预的借口就越少。每一次善举都是对恶势力的抗争。

  北京居民几乎没有不抱怨空气污染的,但北京居民开车的又何其之多。我以为,批评污染一万句,不如自己少开车或不开车。

  但反过来说,乘坐北京的公交车辆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不错,北京有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系统,可以引以为傲。但踏上地铁扶梯,就会听到要乘客“文明乘车”等提示,随后还有英文提示。英文提示就没有“请文明乘车”的内容。难道是中国乘客很有可能不文明?这就让人很不开心。更不用说,播放录音所产生的噪音让人很不舒服。不文明的恰恰是播放文明提示的人。

  那么乘坐公共汽车如何?乘坐公共汽车也会让人有很不愉快的经历。北京公共汽车的售票员有态度好的,但其中大多数人说话都是恶声恶气,而且数十年不变。难道这些售票员与亲友、同事说话是都是这种态度?应当不是的。售票员与司机说话时就没有恶声恶气。

  但治理北京并不只是北京市的责任,许多高校和机关也有责任。北京曾报道清华大学学子爱猫的故事,说的是清华图书馆内有一只“人见人爱”的猫,时常跳到书桌上,伴清华学子学习。多好的故事啊:人猫和谐,是“红袖添香”故事的现代版。

  很可惜,北京市居民区内养猫养狗是有争议的,而且各方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医院、商场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内不得有猫狗出入。清华图书馆为什么可以例外?难道清华所有学子都如此爱猫?似乎不太可能。难道相关报道有误?但并没有看到清华对此有任何辟谣。如果清华人爱猫故事属实,清华的行为就很让人纳闷了。清华以全国一流名校自居,但却不讲起码的规则。清华尚且如此,北京的许多怪事也就不奇怪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