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营销功与过

  在2英里(约3.2公里)的区域内,纽约市民对于每天在曼哈顿通勤感到很满意。因为除了地铁、公交、的士和步行外,曼哈顿的市民和游客还多了一项新选择——“花旗自行车”(Citibike)。

  以下是“花旗自行车”的运作方式:在纽约市的一些关键地区设置“花旗自行车”停车点。该项目每年收取会员费95美元(年度会员),或者每人每天10美元或每周25美元(临时会员)。会员就可以从出发地领取一辆自行车,并且在45分钟之内抵达目的地后返还。

  这个项目从今年的5月27日正式启动,仅10天时间就借出自行车10万次。到6月底,这一项目的入会会员已达到5万人,而使用这一项目出行的人行驶的路程总和已超过150万英里。

  不过,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项目完美无瑕。使用者反映称“花旗自行车”存在技术缺陷,有时出现扰民情况,并且涉及安全问题。但回头看一看,我们却可以从这个项目上吸取很多经验教训,而这些东西可以普遍适用于任何业务:

  万事需要公测。众所周知,每一个新网站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会在其商标下挂一个英文单词Beta,标志着这个网站仍处于公测阶段。在真实世界中,任何一项业务都是如此。

  教训是什么呢?教训就是,某个东西在被带出实验室之前是无法预测其在真实世界的运作效果的。测试使用、获得反馈,然后大范围地进行改善。

  品牌很重要。根据项目的英文谐音(Citibike),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花旗银行(Citibank)。据《纽约时报》报道,花旗银行出资4100万美元成为该项目的头号赞助商。它的商标出现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不仅仅在600多个车站,还包括曼哈顿每个街区的旋转广告牌。

  当你在为你的项目起名字的时候,确保它有个积极的内涵,容易上口,且具有长远的品牌效应,不要被最初的资金所制约。

  大数据。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产生大量不可思议的数据。从个人层面来说,每位正式年度会员可以登录“花旗自行车”网站了解自己一年来行驶了多少路程,包括什么时间、在哪个车站、骑了多久,一目了然。在“花旗自行车”的博客里,每天还会发布各种即时数据信息,包括天气情况,最热门的起点和终点站,以及每段路程的平均时间。

  事实上,商家们可以通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比如,通过建立可视化的交互式地图,可以显示出哪些地区在“花旗自行车”项目中最受益,房地产公司会在其楼盘周围增加这类公共交通的站点。无论是谷歌分析师还是社交媒体,都在关注着这些数据。

  技术与软件的好与劣。在“花旗自行车”背后的各项技术中,既包括通过骑行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的LED灯,也包括太阳能供电的触摸屏。这些功能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使用之初出现的一些问题却遭到了批评。技术的进步,可以使企业蓬勃发展,但当事情出现差错,它也可以是一个死穴。

  讨厌你的人总会讨厌你,因此要放开胆子。早在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有人对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决定和这个项目表示反对。有人担心安全问题,以及没有骑车经验的人是否可以使用(鼓励使用头盔但并不强制);还有些人担心,骤然多出上万辆自行车会给当地交通堵上添堵;一些商用和民用公寓则对这些自行车停车点大为不满,认为它们占用了步行道影响了步行交通。

  改变是困难的。该项目的规模令我印象深刻,它不是在一些关键地段放上几百辆自行车而已,而是在成百上千处地点放成千上万辆自行车。规模之大,足见其规划之久。如同“花旗自行车”项目一样,如果你决定在事业上做出革命性举动,你会面临反对声和质疑声。而你的底线就是,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以如果想创业或者做点伟大的事,请放开胆子,勇敢去做。

  吉姆·霍普金森 五分钟,你的私家商业教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