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与“喝汤行情”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马太效应,成长股,IPO重启,投资
  • 发布时间:2014-02-14 15:45

  赢家的惯性+全球创新周期的共振+政策预期等推动A股行情继续演绎“马太效应”,成长股的春季行情将勾勒上影线。

  2014年春季行情类似2005年的弱化版,1月份行情受IPO重启的负面冲击;而当第一只新股上市挂牌之后,2月份行情出现反弹。其次,2014年春季行情的核心特征是2013年 “赢家轨迹”——成长股逻辑驱动的行情。

  2014年至今的风格特征,延续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强者恒强,而周期股则延续颓势,而且,行情的分化进一步加剧,2013年表现尚可的消费类股由于增长预期放缓等因素的困扰,股价表现也趋弱。

  行情“马太效应”的成因在于:赢家的惯性+全球创新周期的共振+政策预期推动。

  首先,赢家的惯性,理念的颠覆。过去数年,伴随着投资周期股的血泪史,投资者渐渐从“周期和非周期行业轮动”的投资理念中走出来,更多地从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入手寻找投资机会。2013年,成长股行情的赚钱效应形成了正反馈,赢家的惯性更多地体现在指数的风格特征,创业板指数独领风骚。

  其次,全球创新周期共振,提升投资TMT行业的风险偏好。年初至今,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涨幅居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TMT行业,与A股高度相似。

  第三,政策预期的推动。年初以来,投资者对于新股IPO政策的预期波动,以及对于改革预期的强化,都推动了投资者转向成长股。一方面,新股IPO新政的落实和IPO开闸之后的影响,使得投资者从此前对于新股的担心,转向疯狂炒新。另一方面,对于改革预期的强化,使得投资者趋于一致预期“传统周期股肯定没戏,新兴产业可能有戏,至少大家愿意击鼓传花”。

  2月份,大盘有望延续“弱化版春季行情”。从历史规律来看,一是A股的2月表现和A股春节效应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A股具有很强春节效应,正月初一前后10个交易日的历史平均收益率为4.7%。2014年春节效应正收益概率较大,据此规律,2月份大盘正收益概率较大。二是IPO重启的首只新股上市挂牌后一个月,大盘正收益。考虑到2014年的IPO影响,未来1个月的维度内,大盘取得正收益的概率较大。

  2月份是上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

  先看货币的供给端,比如外汇占款将维持较高水平。美联储QE退出对人民币影响小于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人民币在新兴市场货币中具有阶段性的比较优势,近期1年期NDF隐含的升贬值预期相对稳定。另外,国内1月份信贷增长可能好于预期,2013年底1.4万亿财政存款下放对于年初流动性环境均构成正面影响。

  再分析货币需求端,春节后到春耕旺季之前,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较少。

  第三,“两会”之前,特别是QE退出引发外部动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执行基调可能将向“不能紧”靠拢,主动的信用风险释放可能暂时缓一缓。

  综上所述,2月份处于上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处于新股发行和上市的空窗期,也处于业绩发布的空窗期,因此,从春节效应和IPO新股挂牌效应的历史规律有望再次被验证,大盘有望延续“弱化版春季行情”、“喝汤行情”。

  2月行情时不我待,参与行情时仍需要留一半清醒,毕竟,3月下旬开始,新股发行的压力、资金面的压力(包括潜在的信用风险)、业绩压力将加大。

  因此,投资策略上,宜采取谨慎的运动战,更加依靠“选股”。建议把握以下几条线索:(1)针对成长股进一步精选,长期持有最优质成长股作为底仓,短期在年报业绩增长较快的行业寻找超预期个股,关注电力设备(输变电设备、光伏)、传媒、军工、电力及公用事业(环保、水务)、医药、通信等。(2)配置性价比合适的消费股。(3)博弈“两会”相关主题投资。

  作者为兴业证券

  首席策略分析师,研究所副所长

  张忆东/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