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過了一重山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旅遊,書展,攝天下
  • 发布时间:2014-08-21 13:27

  最近,我又爬過了一重山——完成了一本書。

  我常對朋友說,我的人生與旅遊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我做事和生活並非一片坦途,有很多起伏,常要卯足勁衝刺,才能過了一關又一關。這就像在爬山,翻了一山又一山,每到山頂可能有風景無限,但攀爬的時候卻免不了艱辛。

  6月初,和譚寶碩仁兄一起接過這個專欄的時候,我正忙着編寫新書《一哥行攝天下》。在這之前,我剛剛爬了兩座山,還沒喘過氣來呢!

  其一,奮戰十多天,畫了4幅約1米大小的油畫,參加5月16日開幕的香港畫家聯會畫展。其二,6月上旬又拼搏5日,畫了一幅油畫投寄五年一度的全國美展,可惜時間太短畫得很粗糙,結果這座大山沒有翻過去——名落孫山,風光有限。

  為了趕7月16日開幕的香港國際書展,全力衝刺這座山——268頁的新書《一哥行攝天下》,我有一個星期沒回家,住在出版社了。現在終於翻過了這重山,手上翻開了新書;但是到底這山頭的風光好不好,卻要看讀者們的評判。

  我想在「被閱讀」之前,展露一下此書「自序」的一些文字,這是我向讀者的自我剖白。

  真心話

  西方的星相學說我屬「人馬座」,這星座的人,有目標但腳不安分,愛旅遊,要自由自在。家人和瞭解我的朋友也說,果然像。

  這樣一個經常靈魂出竅天馬行空不知歸的浪子,藝術學院出來後本來可以做份平平穩穩的事,比如畫畫寫作甚麼的,卻撂下畫筆愛上了攝影,兩三個月不出門拍攝就會發瘋。不知道是因為愛攝影而馬不停蹄去旅行,還是愛旅行而機不離手去拍照,旅遊和攝影就把這小子俘虜到《中國旅遊》門下。

  一晃30年過去,小子已經不小,卻還未倦鳥知返,仍然常在旅途。但積累下來的旅遊獵物,人家說不能獨享。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說真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還真捨不得獨享呢!

  我進入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時,就知道走上了一條自己愛好、但有花又有荊棘的路,這路上能飽覽山水風光、古蹟名勝、風土人情,又能發揮自己愛好的攝影。我有機會訓練了拍攝、寫作、組織和編輯的能力,完成一組組圖文並茂的篇章,通過《中國旅遊》雜誌和各種書刊傳遞給更多人,「飽覽」與「分享」成為我的工作,此中充滿了樂趣和成功感。誠然,走天涯的感受有樂也有苦;但正如我在另一本書中所寫的:「面對走不盡的天涯路,有些人覺得我們很辛苦,有些人卻很羨慕我們,因為我們是把自己的愛好和職業結為旅伴的人。」

  這是真心話。

  27年前的一次考驗

  現在回望走過的長路,翻過的山不少,好風光也真的見了不少。抒情一點好像可以說:「輕舟已過萬重山」。但自己心裡卻明白,從來就很難遇到「千里江陵一日還」這般輕鬆的事情。此際不禁又想起我曾經差一點在山前退縮的往事。

  話說27年前,1987年的初夏,我到四川採訪拍攝,用20多天時間遊歷了「川江」(長江中游流經四川的流段及其各大支流如泯江、金沙江、嘉陵江等)。

  川江流域的景色壯麗,名勝古蹟也多,我為了深入採訪拍攝,並且要體驗「乘大江而下」的氣慨,所以選擇了水路交通。

  當年可乘搭遊長江的輪船,有收費高昂的豪華遊輪、長途的長江客輪和短線的小客輪。前兩種不停靠小站,因此不適合我進行挖掘性的採訪;「站站停」的小輪可以緊湊地停靠大部分沿江碼頭,我便盡可能乘搭短線小輪。但是,這對我的體力和意志都是很大的考驗。

  我在當年的採訪手記如此寫道(節錄):

  ……小輪多數只有座位和大統鋪,有些甚至是人貨混載的船,底艙是牲畜的世界,一到靠岸時牠們便嚎聲震天。有次我和豬們同居一室,要使盡渾身解數才能制止豬投懷送抱,保住自己的「貞潔」。

  小輪上的飯食都是大鍋飯大鍋菜,出奇地辣,辣子把飯染得通紅,想拋棄這些燒心的辣子是絕不可能的,我只好用開水連涮3次,直到紅色減褪才能入口。

  吃且能將就,住可就難捱。因為我多數是在中途上船,買不到臥鋪,累了只好睡在長櫈或甲板上,又怕貴重的攝影器材及行李有失,實際上是抱住行李睡的。長期積聚的疲累令我幾乎病倒。到達萬縣時,我頂不住了,利用此船不夜航的機會,上岸睡了5小時,第二天天未亮就趕回船繼續航行。

  ……大江的岸壁峭拔。沿江大小碼頭的石階都是令人腳軟的「百步梯」,尤其到了奉節,那石階有二、三百級,簡直是「天梯」!適逢水位較低的季節,我負着70磅行李去攀登天梯,幾乎要氣絕倒下……

  在極度疲憊下,精神也逐漸萎靡,我覺得再難忍受,就在船上寫下了一紙辭職信。不過,這信最後並沒有遞交給老闆,我咬緊牙關,終於挺過了。

  那次經過體力和意志的考驗,我翻過了心坎上的一座大山。

  如果當年在山前退縮的那一閃念,我沒有咬緊牙關衝過去,還會有這本書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