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從古城開始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古城,城牆,南門
  • 发布时间:2014-08-21 13:37

  幾乎所有遊客,無論是坐飛機、火車或者是長途客車來大理,到達下關後,都第一時間往大理古城走,以此為據點,再向外遊山玩水。

  這座屹立於蒼山洱海之間平壩上的古城,始建於明朝洪

  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而在元朝之前,附近一帶的肥沃土地先後孕育出南詔國和大理國,為大理帶來高度文明。到了新世紀,古城因為她的山青水秀,吸引了大批藝術家聚居;因為她不似麗江、鳳凰等古城收取門票或維護費,得到了背包客的青睞;因為她自由的風氣,提供了年輕人實踐創意生活的環境。他們為古城帶來了多元文化,注入了文藝氣息,也悄悄地改變了這座古城。

  被蒼山與洱海環抱的古城

  南門是大部分遊客進城的入口,我從南門旁的樓梯拾級而上,登上城牆俯瞰腳下排列得井然有序的「九街十八巷」,西面的蒼山雲霧縈繞,北面是大理國遺留下來的三塔,東面是瘦長的洱海。抬頭見山,出門見水,馬上明白為何這裡從前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成了各路人士爭相移居、遊覽的地方。

  穿過南門,直入古城中軸――復興路。這也是商店最集中的街道,充斥着賣玫瑰鮮花餅、葫蘆絲笛、紮染布、梅子酒等等的店舖。穿着白族服飾的女導遊,一路搖着旗子一路為跟在後面的遊客解說,然後在洋人街路口的牌坊下停下來,拍拍照,就拐進了洋人街,身影和聲音慢慢淹沒在酒吧、西餐廳、手信店之間。一條長長的引水道貫穿復興路,從蒼山引進的雪水淙淙流過,老奶奶把田裡採摘的鮮花往水裡洗一洗,就在水道旁邊擺起鮮花攤檔,把花兒串成花環。有個少女看了喜歡,把花環往頭上一戴,照照鏡子左顧右盼,放下十元就戴着它走了。攤檔對面,一個穿上袈裟的「和尚」頭頂着地,倒立起來,遊客馬上圍觀拍照。有人掏出了零錢放在缽子裡,漲紅了臉的「和尚」快速用眼角瞄了一下,裝作沒看見又繼續專心倒立。

  這是熙來攘往、帶點庸俗的復興路,也是許多遊客對古城的第一印象。但是,大理的味道是要慢慢品嚐的,匆匆走過復興路與洋人街只能窺見古城的一小角。從復興路拐進人民路,是另一片天地。

  人民路──嬉皮士與文青的烏托邦

  人民路保留了一片較為完整的老房子,街道兩旁是書店、皮具店、素食店、咖啡館,但最吸引人的是它強烈的嬉皮士氣場。人民路排了兩行地攤,年輕人帶着一個皮箱、一塊布,辦一張地攤證,就能開個攤檔。他們賣手繪的明信片、自己寫的詩集、親手造的皮包――這是內地鮮見由年輕人做主導的地攤文化。在這裡也最容易遇見一身嬉皮士打扮、編上彩色辮子的文藝青年,墨鏡下總是一副酷酷的表情。連小餐館也充滿性格,掛上牌子:「今日休息,沒有人喜歡天天炒、炒、炒」,就關門放假。

  「不過這兒的地攤開始變質了。」在人民路上賣布袋的榕榕對我說。「以前這裡的手作人比較多,看到很多原創的東西。但現在許多攤主都是從批發商買貨來賣。你看到很多人說是擺地攤籌集旅費,其實大部分都只是來做做生意,然後回家。」

  來自香港的榕榕,去年開始和朋友擺地攤,賣她手繪的布袋。在香港,榕榕做過記者,辭職後暫居大理,只為「生活」。所謂生活,不是要賺大錢,而是要過得自在。擺攤的收入不太穩定,有時一個下午收到幾百元,有時呆坐一整天才賺了十元。不用開檔的日子,自己在家裡寫寫文章,去洱海邊踏踏單車。縱使人民路的原創性已不及從前,但古城的愜意生活,還是讓她迷戀。

  等到刺眼的艷陽落下,越來越多文青聚集在人民路上,擺地攤的人也多了,形成了一條夜市街。有人敲着非洲鼓、彈着結他,遊客索性坐在地上觀賞。我躲開了人潮,拐進了窄如小巷的新民路,盡頭是白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堂,旁邊有一個很低調的入口,寫着「天堂的左邊」。走進去才發現是個很安靜的小酒吧,台上響起民謠歌手柔和的歌聲,聽眾靜靜地專心欣賞,與洋人街和紅龍井上燈紅酒綠的酒吧截然不同。

  我在這裡認識了一個來自天津、叫「香香」的女孩,她從前是做地產,辭職不幹後就搬來大理住,到「天堂的左邊」當宣傳人員。她健談的性格很快就打破我們陌生的隔閡,之後我幾次去大理都有去探訪她。最近她把酒吧的工作辭掉了,上午做一些兼職,其餘都是自由時間,去學書法、打坐、插花、郊遊,過的根本就是神仙生活。你一定會好奇,租房吃飯都要花費,怎樣維持生活?香香說,她在人民路旁的小巷租了一個200呎的單人房,月租才400元。一個月買菜煮飯不過幾百元,1,000元的生活費是夠用的了。在香港,1,000元連樓宇管理費也不夠付,真是讓我們這些「房奴」羨慕!

  體驗古城慢生活的一天!

  找一間書吧吃早餐

  睡飽後才慵懶地出門吧!大理的早餐選擇非常豐富,從幾塊錢的米線、粑肉餌絲、烤餌塊、養生粥,到二、三十元的西式早餐都有。想吃得寫意一點,可以去洋人街的墨龍咖啡館,pancake加上老闆娘的手工果醬,還有水果杯,非常健康。隨手從書架上拈來一本書來看看,度過悠閒的上午。

  揹着竹籮逛街市

  在復興路上有不少本地人賣花和新鮮蔬菜,而古城的西北角就有較大型的菜市場,各種蔬果肉類、乾貨都有,水果也比外面便宜,而且是體驗當地人真實生活的好去處啊!最好問客棧老闆借個竹籮來揹,就「入鄉隨俗」了!

  漫步古城遊小店

  去幾條主要的步行街――復興路、洋人街、人民路散步。人民路有不少人擺攤及賣藝,亦不乏個性小舖。想吃下午茶的話,特別推薦人民路和葉榆路交界處的「大象咖啡館」,客人不多但蛋糕的品質很高,尤其是檸檬蛋糕,帶有濃濃的檸檬香氣。

  睡個懶覺避太陽

  大理中午的陽光太熾熱了,最適合回去客棧睡個午覺,養足精神再去下一站!

  一嚐白族「私房菜」

  益恆、杏花村、梅子井……都是大理的老字號餐館。想遠離喧鬧的遊客區,可以考慮隱藏在小巷裡的「石井私房菜」,庭園種滿植物,讓人有在白族家中作客的感覺。石井私房菜有一樣招牌菜「酥皮烤肉」,特別香脆,用紫蘇葉捲着吃,能減低油膩感。砂鍋魚、玫瑰花煎蛋、雕梅扣肉、白花豆泥湯、鹹蛋黃洋芋等等大理特色菜,在這裡都可以一一品嚐。

  去小資餐廳吃晚餐

  在古城眾多白族菜餐廳之中,小段廚房是小資之選,雖然味道並非十分突出,但以環境格調取勝。老闆是澳洲人Chris,在當地娶了一個漂亮妻子,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裡賣的都是改良過的雲南菜,口味較為清淡,比較適合遊客,例如普洱茶香雞、梅香牛肉片、糯香排骨等。而且就在人民路上,逛街走到累了就來吃飯吧。

  去民謠酒吧聽音樂

  大理的洋人街和紅龍井都有不少酒吧,比較有名的有「Bad Monkey」、「櫻花屋」等。如果嫌這些地方太吵鬧,不如到天主教堂旁邊的「天堂的左邊」音樂酒吧。老闆周哥對民謠充滿熱愛,於是把這座美麗簡樸的院子變成民謠表演地,每晚都有音樂人演出,酒水也不貴,是真正可以靜靜欣賞音樂的地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