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堂」上一期的課題,主要是從技術的、寫實的角度講解建築攝影,但是許多攝影者並不滿足於客觀寫實地反映建築物,還想用更有藝術性的拍攝手法、用個人的主觀構想去表現建築。
在拍攝中賦予對象多一些藝術表現,確實會更吸引眼球。針對建築物,有不少藝術效果顯著的攝影手法。
真實反映與藝術表現各有千秋
幾乎可以說,所有強調藝術性的攝影追求,都是想超過客觀真實,增強視覺效果,使畫面比肉眼直觀的景象更加吸引人。不過,應該指出,「反映」與「表現」兩者之間無分高下,寫真與美化也無優劣差別,因為目的不同而使用的手法、風格不同而已。
舉個例子。我參加過一次香港中銀大廈新燈飾造型為主題的攝影比賽(我極少參加比賽,該次是為友好捧場),得了第三名,那是一幅較重藝術表現的作品;而第一、二名都是寫實風格的作品。擔任評委的有中銀要員,有攝影家,兩者的欣賞趣味和評價準繩就顯然不同。投票時,中銀評委看重寫實的作品,認為能如實反映中銀大廈的風貌;而攝影家評委則給我這類作品較高分。
其實,即使是寫實風格的建築攝影,也並非排除了美化的攝影手段,上一課我就用了不少文字講解美化的作用,例如選最好的光線、最好的角度、最好的天氣等,只是其美化程度不在可以無限,應建基於不改變建築物的客觀形象。
而藝術風格的建築攝影就更自由,攝影者隨自己的主觀意念來重塑建築物的形象,產生影像的不只是客觀形象,還可以有創造性的「意象」。
建築攝影藝術化的手段
攝影的藝術手段是說不盡的,尤其在數碼攝影時代,不但在拍攝過程中有很多美化手段,後期加工的作用有時比拍攝更多創造性。這裡只是舉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HDR攝影法
HDR是英文High Dynamic Range Photography的縮寫,中文稱作「高動態範圍攝影」。
HDR攝影能夠記錄的光比範圍比一般攝影可達到的大很多,因此可利用HDR來改變建築物與環境的影調關係,營造出詭秘的超現實氣氛。現在,雖然用相機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得HDR影像,但是仍要掌握一些要領,才能用HDR技術拍出好作品。相機內設有可自選的不同HDR效果,例如自然、標準藝術、鮮艷藝術、油畫、浮雕等風格。加上後期製作,還可以達到更豐富多變的效果。
二、重複曝光組合影像
不少人用重複曝光疊加影像的方法來重新組合建築物的關係,造成城市「石屎森林」奇特意象。
三、紅外線攝影
紅外線是很特殊的攝影種類,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明白的。但追求的目的有些像HDR攝影,是為了改變建築物與環境的影調關係,營造出詭秘的超現實氣氛。
四、動鏡拍攝法
動鏡攝建即在拍攝過程中移動相機和鏡頭,產生虛幻的影像。此法拍攝建築適合在夜間進行。可以根據自已對畫面的預期效果而採取不同的移鏡動作,或垂直移動,或水平移動,或環形轉動,甚至作不規則的搖晃和抖動,又或同時操縱鏡頭的變焦環進行變焦中拍攝……如此而產生種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其過程非常「好玩」。
不過,動鏡攝影有很大的偶然性,試拍多次才能「碰巧」成功。要提高成功率,就要掌握一些方法:
1、使用穩固的三腳架,配以柔順的雲台,將雲台調節到適合的鬆緊度,使之既穩定又能活動。一般是以雲台為軸心垂直或水平擺動鏡頭,擺動應勻速穩定,做到橫平豎直,這樣才不會把建築物拍攝得扭曲變形、雜亂無章。
2、用慢速快門拍攝 (如1~2秒),在曝光過程中,起碼有三分之一時間相機保持不動,這是留下清晰影像的關鍵;然後才移動鏡頭,從而造成有韻律的虛影。
3、還有一種「縱向」動鏡方式——慢快門變焦攝影,影友們稱之為「爆炸式」攝影,因為這樣可以造成放射線圖形。這種攝影方法適合表現城市夜景,可以造成光芒四射的效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